顶点小说网 > 如淋清风喜不自胜 > 第130章 聊想法

第130章 聊想法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如淋清风喜不自胜 !

    清风跟乐欣公主的关系越来越好,家里人都觉得很神奇尤其是太夫人,每次都问清风公主叫她去做什么,她每次都照实说不是做针线就是赏花草,公主还送了清风不少好的花草。

    清风的院子也装点的十分清雅,乐欣公主很喜欢,每次来给太夫人请安都要到清风这里坐坐。

    太夫人见这姑嫂两是真的兴趣相投,就没多加制止。

    齐国公也没想到自己家的这个公主媳妇会这么快就跟自己女儿处到一块,每次看着她们有说有笑甚至都忘记了是身份的差异,他提醒了清风几次,只是清风答应的好好的回头又跟公主说笑到一起。

    先开始孙氏也担心清风跟公主走的太近怕宫里的人有意见,公主毕竟不是自己嫁来的宫里也跟了不少人出来,公主虽然打发不少人去公主府管事收拾府邸,可近身伺候的还在啊!

    两个月过去了,见公主身边的掌事嬷嬷对清风也很客气,就连公主府的掌使对清风也很礼遇就没在担心和多话了,她现在就怕人家说她见不得长房好挑事,尽量都跟长房客客气气的。

    清风的日子过的很好很狭义,偶尔听清音说她那个奇葩的嫡姐也就是清华小姑娘。清风才知道清华知道自己婚事的时,在家狠狠闹了几天还试图绝食反抗。

    她那个一向温和的有些懦弱的三叔这次相当的威武,在清华院子里看着她闹完然后道:“闹完了?闹完了就用脑子好好想想自己是谁?闹完了就开始绣嫁妆,要是你实在还想闹就去白云庵出家我可一说你一心向佛不想世俗。

    齐家有的是姑娘,我也有的是女儿,以后会不会还有孩子出生都不一定,所以不要以为没了你我就没法跟邓家交代。

    邓家要娶的是齐家女,可不一定就非得是你,齐家也不会留退亲的姑娘。你不是总说你是国公府嫡女吗?宁姐儿、蕙姐儿嫁的时候可没你这么没规矩,什么时候学的小妇行径自己挑婆家了?

    你看看四丫头自己挑婆家的下场,四丫头好在有个有本事又是齐国公的亲爹,她不愿意的婚事国公爷能给她换,你爹我可没本事给婆家不要的姑娘在找人家。

    是去做姑子还是做邓家的媳妇你自己选,家族不会为了一个姑娘不要颜面,我也不止你一个女儿。”说完就离开清华的院子,至此拒绝这闺女的一切求见,闹的狠了就让李氏去看看。

    就连清华要求出嫁前见见她亲娘,她三叔的嫡妻时都被拒绝,说让她安心备嫁到出门子那天去佛堂门口磕个头就行。

    从那以后只要清华不寻死,她亲爹就不管她,她二娘也只关心她做嫁妆的进度,听说清华把送去的布料丝线都剪了,李氏也不生气只说外院还有接着送,并且告诉清华她毁多少都是她自己的嫁妆。

    要是她出嫁那天只有一些破布也没关系一样装箱陪到邓家去,并且这些布料都会上礼单以后这就是她的嫁妆。

    清华最后不敢折腾东西就折腾人,身边的仆妇被她折腾个遍也没用,那些仆妇早就想好了以后不会跟清华去婆家,也早就找好门路另谋出路。

    清风听了全套的故事后直摇头,清华小姑娘以为自己是公主了,就是公主也不是个个都有乐欣公主的命,能自己挑老公。

    就是乐欣公主挑的不也是皇帝能接受的,齐靖远是齐国公的庶长子,齐家善待庶长子从太夫人那一辈就出了名,皇帝就是看着齐太夫人也不会觉得齐靖远是个扶不起的,何况人家小伙子还从‘千军万马’的学子里硬生生靠了个状元,皇帝也会觉得齐靖远是个可造之材吧!

    清华小姑娘不是脑子被她娘教坏了就是话本子看多了,她还真相信《西厢记》之类的小说了,真是脑子秀逗了。

    听说《西厢记》的解决也不好,那个私会张生的小姐最后好像没嫁就死了吧!就连小说都不会离经叛道写未出阁的小姐私会情郎,最后一顿述说衷肠发誓山盟海誓,父母就会理解你怜惜你,然后皆大欢喜进洞房。

    清华小姑娘要是跟清漪小姑娘一样出嫁前能想明白还好,要是到出嫁还这么闹腾相信山西都天高皇帝远,她这辈子是不会有机会在回京了。

    清漪嫁的好歹是个嫡长子还在读书上进,要是以后她们四姐夫上进考了进士进了京,相信怎么说齐老爹看在女婿上进的份上留京问题也不大,清华小姑娘就有点惨了。这为来的丈夫是个在家娶不上媳妇还要跑老远的京城里找,找的还是个大户人家旁支的嫡女。

    要是真是个上进的大好青年,以邓家在山西的名声什么样人家的姑娘不能选,非要讲究一个旁支的。

    就算是旁支的也应该选个好的,像清华这样越大越看不清事实的‘灯笼货’大家族讨这样的媳妇不是脑子被门挤了吗?

    很多人家都喜欢为嫡次女选嫡次子,因为次子有身份有家族又不用承担家族重担,这样的嫡子自己上进又有家族做依靠又没有什么必须承担的责任,只要自己能过日子有大把的嫡女等着嫁。

    清华的这个也有所以娶不到什么好媳妇,像清华嫁过去有得受了,儿子不成器做娘的就想着从京里娶媳妇这当娘的肯定很强势。

    一般人家有个强势的婆婆媳妇都受罪,何况这男人还是个不成器的。清风想想就脑瓜子疼,要是以后她男人这样,她就另愿去当姑子。

    苦一点累一点至少思想人生是自由的,俗话说的好不怕身里变态就怕心里扁头。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有个清清静静的生活也好,就是锦衣玉食和清净清风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清清静静的活着。

    清风听完清华的故事就回去找老太太聊天,她知道自己的一辈子不在自己手里要听长辈们的安排,但是自己的愿望还是可以旁敲侧击的跟长辈们表示表示。

    她不是当小媳妇的料,也不是受气包的人,她是为了自由可以放弃一切的人,这自由不是身体的自由是心里的自由。

    清风在老太太身边转悠了几日,老太太不开口她也不能上杆子说,所以清风力求老太太先开口。

    太夫人何等聪明的人,几日前就知道自己这小孙女有话说,故意不搭话不接茬儿看看小孙女的耐性,这孩子没有让她失望硬生生的忍着就等着她先挑话。

    她也不是不能听孙女说话的人,就笑着道:“清丫头,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祖母说,这几日都见你心事重重的,小孩子家心事重了不好。”

    清风立刻坐到老太太身边抱着老太太的手道:“祖母,孙女这些话也只敢跟您老人家说了。孙女都十二岁了,就是在舍不得咱家也不会一辈子在家做老姑娘。

    祖母孙女不是要过问自己的亲事也不是要自己挑,我只是…只是想跟祖母说说心里话,我不求富贵也不求荣华,只想清清静静的过日子。

    不指望以后婆家带我如祖母、母亲这般,只求有基本的尊重,我不喜欢纷纷扰扰的生活也不喜欢汲汲营营的日子,孙女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平安喜乐的过一生,于愿足矣。”

    太夫人笑道:“你到是不贪心,这么简单就满足了,你姐姐们一个个都想嫁高门大户,为了这么甚至不惜左右讨好,你到好生怕进了这大宅子让自己受委屈。”

    清风笑道:“祖母,人生最难得知足,俗话说知足常乐。孙女什么身份自己清楚,我就算有一个做状元的哥哥一个做公主的嫂嫂,我也只是齐家的庶女。

    身份不是我能选的,今后的生活我却可以去争取过的好些。有在多的银子也只是一日三餐,有在多的衣裳我一次也只能穿一身。

    宅子再大我也只能住一个院子,屋子再大我也只能睡一张床。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起生活的人,人口简单事情少大家都是和善人,只要过的出日子简简单单就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