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如淋清风喜不自胜 > 第140章 出路

第140章 出路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如淋清风喜不自胜 !

    雨涵没有不好意思只是继续刚才的话题道:“好姑娘,奴婢知道姑娘是极聪明的,也教教奴婢们行事啊!这送管事家的账本明显有问题您怎么也不责罚就这么让她走了,还给二两银子的赏钱。外院打赏管事的也这么多,二两银子都够一庄户人家一年多的开销了。”

    清风喝口茶道:“你都知道二两银子够庄户人家一年多的开销,宋大家的难道不知道?我不罚她是告诉她我知道他们的辛苦理解他们的难处,这庄子上的管事都是从府里出去的。

    在城里主家身边待过又见识过府里管事的体面,还愿意去庄子上的总要有所图,天底下无利不起早。这些管事都是几辈子的家人在齐府当差的。

    是人都要脸面,今日你给足了人脸面来日人就会记得你的好。这给面子不是无事他们做的错事,百亩良田的出息在这齐国公府算什么?我一个主子一月也能花百八十两的。

    爹爹要是靠田庄养我们一家子只怕这偌大的国公府一半人都会吃不饱穿不暖,钱是小钱在这府里也不值钱,可在小也是银子。今日的小贪小拿你不管日后他们胆子会更大,等你在想管的时候就难了,不是说你刻薄就是说你不仁厚克扣木材的家当。

    这好名声要银子换的话那一点点蝇头小利也能坏了你的名声,所以我让宋大家的回去再跟送管事对对账,是给宋大家的台阶下,又跟她说三日后再来交账是规定了时限让他们给我本真帐,我不是好糊弄的。

    又跟她说我平日里很闲随时都能来,是看这两口子的品行。这在外管庄子的管事都不会两袖清风一心为主家的,只要不过分我也不会给人逼到墙角没个回旋的余地。

    要是聪明的用的自然不会等到交账那天,要是尖酸狡猾的自然到了交账那天也不会给真账到时候从账上在找出点问题,这事就可大可小看祖母什么意思了。

    些帮人代管事情的可别真太拿自己当主子了,这些下人虽都是奴才可也有家生子几辈子的人在里面盘根错节的。有些任何事不是那么好拿主意和好动的,祖母让我管这五百亩的小田庄是锻炼我管家。这庄子和人都是祖母的,这些人也都是伺候过祖母的老人,我一个孙辈小姑娘哪有资格上来就喊打喊杀的。”

    笑话《红楼梦》看了几遍也不能白看,王熙凤的结局可不是她想要的。凤姐对下人的很辣那是有名的,都从荣国府传宁国府去了,还有什么人不知道她的厉害。最后下人不说她好看她像泼皮,老公也不念她好还给她弄个二房尤二姐,陪嫁丫头萍儿都背着她用她的银子贴补她男人。

    汲汲营营一辈子都给她人做嫁衣了,这一家子上下她伺候着,病了她还要听下人的闲话。到不行的时候,贾母还给她送银子告诉她贾家没败光,就连老太太都知道她爱钱,些视财如命的名声就这么落下了图什么。

    清风没什么志向也不想做劳模,她就想当只快乐的米虫,在家吃爹妈的出嫁吃老公的,老公没了吃儿孙的。一辈子吃饱穿暖,看着儿孙出息然后自然的老死在床上就好。

    雨涵听了点头道:“姑娘说的对,咱们这样的人家,家里下人多有的关系牵的多的都能给当家夫人使绊子的。姑娘不过是学着管家务没必要为了几两银子让人记恨,还是姑娘聪明能干。”

    清风处理完庄子上的事儿就去太夫人屋里,当然清风的所作所为也没瞒过太夫人,太夫人知道后也很满意。这么小的姑娘就知道人情世故,还知道抓大放小,做事也有分寸在过两年也能说个好人家了。

    原先想着送进宫里,既然不愿意就算了。皇家有清蕙还不显山漏水这样也很好了,这丫头聪明机灵又不拿装做桥的只要男人是个扶得起的有儿子孙子在,她就能过出不错的日子。

    清风忙着庄子上的事,梅姨娘隐形了十几年的人最近在孙氏面前也是极力讨好,清风知道清华出嫁后就是清澜和清明了。现在不使力等到时候在讨好也来不及了,当家夫人又不是傻子知道你的意识也要看态度,就像你去求上司给你加薪或者给你好评年终拿全,除了认真工作还要努力维持人际关系。

    梅姨娘当初怎么样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十几年里她是老实不惹事的不像宝姨娘生怕别人忘了她,三天不敲打就恨不得上房揭瓦,这样的姨娘当主母的碰上也确实挺折寿的。

    要不是清风厉害一次给她治消停了,现在宝姨娘没准还要闹她,至从清风把宝姨娘的小妇作为说的跟窑姐儿一样,深刻的给她上了一节什么叫贵妾,什么叫妾室本分的课。

    她又让齐老爹关禁闭了三个月,最后齐靖律陪了一圈的罪,还拉着宝姨娘给夫人磕头保证以后老老实实在院子里待着不出来惹事。

    齐老爹看在儿子的面子上解了宝姨娘的禁足,至此宝姨娘见了清风就跟耗子见到猫一样。不是点头哈腰就是能躲就躲的,就是偶尔碰到也低头等清风过去绝对不敢多嘴,宝姨娘让清风治消停了齐家内院就真是一片祥和。

    内宅仆妇在清风面前也多了几分忌惮,林嬷嬷在太夫人的示意下也把老君堂的一些事务交给清风打理。清风开始慢慢跟着林嬷嬷管理下面的仆妇,等到宋大家的在进府,宋管事也跟着来了并且双手恭恭敬敬的把账本交给清风。

    清风见了新的账本还挺合理的,多出几十亩良田的粮食的出息,而且庄子上的出息大多都在账上,就是支出都写的很清楚。

    清风点头道:“宋管事不愧是祖母看中的人,对庄务果然精通这庄子比以前的主家收拾的还好,是管事尽心办事了。

    今日既然宋管事也来了,不如跟我讲讲庄子上的情况吧!庄子上有多少户佃农多少户人家,家里有多少老人孩子,年轻的壮力有多少?

    孩子里男丁有多少,有特长的有没有?宋管事说说我也打发下闲暇,反正下午也没什么事。”又对雨芳说:“雨芳帮我记着些,这些人家为齐家辛苦几辈子不容易我们,可要好好的对待。”雨芳说是就在旁边的书案前坐下准备记录。

    宋管事两口子脸色都不大好,清风见了笑道:“宋管事和宋家姐姐不用惶恐,我没别的意思,也不是信不过两位。而是我想知道这庄子的情况,年前也好分派赏钱,要是有特长的孩子也能着重培养到时候大了进府当差也能发自己的本事。

    两位也知道府里的家生子多,庄子上的也不少。别人的庄子我管不到也不能管,但太夫人的这庄子既交给我打点,我就不想埋没了庄子上的孩子。

    这不是信不过宋管事,而是想给庄子上的人一个盼头一份上进的希望。种过地当过劳力的人都知道种地苦,祖祖辈辈都种地的也没人觉得除了种地还有什么别的出路。

    我这么做倒不是要他们都想别的出路,要是都不种地了祖母这庄子岂不荒废了?我只是想给有一技之长的人另一个出头的机会,他们过的好了也是送管事的体面,他们也会记得你的提携。

    人心都是肉长得你给人一条出路是举手之劳,人念你一份恩情是一辈子的善缘,管事比我年长又常年在外行走,懂的自是比我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之人见识多,我改指望着宋管事帮着祖母长长久久的将这庄子管下去。

    不防实话实说,我让宋家姐姐把账本带回去让跟你对清楚了再拿回来,也是想看看宋管事的为人。你也知道我们从小跟着母亲祖母学习管理庶务,并没有多少见识,我起初害怕宋管事看我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姑娘家看不起我糊弄我,没想到宋管事并不是这样的人我知道管事的品行,也是信得过管事才与你商议此事。

    也望宋管事以诚相待,管事家里的情况祖母身边的林嬷嬷也有跟我说,您家有两个儿子还有三个女儿,虽然不是都是宋家姐姐生的,也不能厚此薄彼不是,就是孩子多了才会想着举家去庄子上,也能给儿子谋个出路不是。

    可宋管事也当明白,庄子上虽然日子好过,你的儿子闺女比在城里吃用的好,但到底机会也比在府里少。宋管事的确可以等儿子女儿大了再选进府里,到底还是不如府里的家生子。

    也既给桩子上庄户的机会也不会忘了宋管事你的,这家里合不合不过是为了生存的好坏,要是管事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过得好了,还有谁在意是不是宋家姐姐生的,

    兄弟姊妹间都过好了也能守望相助你说是不是到底都是一个爹,谁跟谁都没仇就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我的两个哥哥也不是母亲所出,我们兄妹与嫡出的处的也跟一母所出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