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东北白杨2008文集 > 世间安有知音长在

世间安有知音长在

作者:东北白杨2008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东北白杨2008文集 !

    春秋时,乐师伯牙琴艺高超,然朝野无人通其音律,遂周游列国,某日,在山中弹琴,遇樵夫子期通其琴音,懂其意,伯牙兴奋之余,与子期结拜为兄弟,并相约明年同日此地相聚,第二年伯牙如期而至,却闻子期已病逝,伯牙伤心欲绝,做短歌边弹边唱:“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唱罢,伯牙仰天长叹:“世再无知音也!”言罢,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后人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子期长年生活在山野,对高山流水自有一番感悟,伯牙学琴以天籁为长,自然毫不懂音律的子期可以悟其琴意。伯牙以子期为知音,是偶然也是必然。

    知音难觅,知音又安能长在?伯牙与子期相遇一日,伯牙心情久抑豁然开阔,与子期称为知音。如果伯牙与子期朝夕共处,这乐师与樵夫的知音又能维系多久?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做事原则终是有所差别的,况且伯牙遇子期谓其知音,子期遇伯牙又做何想呢?不会是对琴好奇,不会是乐得免费听得音乐吧?又如果子期不死,伯牙与其知音关系能否坚持一生?除非子期与伯牙学琴,又或伯牙与子期学得上山砍柴。所以知音只在一时,不可一世。

    蔡锷与小凤仙高山流水相遇相知,蔡锷在小凤仙的鼓励下,邀四方诸候讨伐袁世凯成为史上名将,然蔡锷不久得白喉死于日本,小凤仙也不知其踪,只留得一段佳话让世人传说。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之情:"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卓文君感司马之言,不惜千金之躯当卢卖酒,足见其情之真切,然司马相如后来亦有休妻之念呀!

    人人只求完美,这是知音难长的原因。人生初见的感觉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只看到对方闪光之处。时间长了,就看到对方的缺点,认为有憾难补!金无足赤,人之相处,厚德载物,不求至察,但求共同,但几人能看透?纵看历史风烟,秦砖汉瓦,王榭堂前,唐诗咏月,宋词留白,渺渺茫茫,几处潇洒,几处落魄,任你才高八斗,任你大奸大恶,都在斑驳的浩渺烟波中风干。世间既无永恒,知音哪有长久?

    不要疯狂地迷恋我,知音只是一个传说,不要疯狂的迷恋我,你只是太寂寞!

    子期,子期,此生无期!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