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殇之涅盘 > 第3章 嗣源起兵

第3章 嗣源起兵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殇之涅盘 !

    他假意说道:“既然要成大事,须有足够兵力,如今城外的士兵溃散,无处可归,我可出去为你们收拢败卒。”

    赵在礼起初并不赞同,但有人说,李嗣源既已入城,便与我们脱不了干系,倘若真能外出收拢残兵也是好事,于是便答应了李嗣源和李绍真一同出城。

    他们回到营寨后,被击散的士兵开始陆续返回。

    李绍荣夜间听闻李嗣源寨中骚乱,不明状况,后来李嗣源派人前来,他怀疑其中有诈,便将来人扣下,关闭军营大门拒不响应。

    其后,有人来报说李嗣源带人进入了邺都,他顿感不妙,即刻命人拔营启程,率兵离开了。

    李嗣源出城时带着身边不足百人在魏县驻扎,且没有武器。李绍真率领的五千镇州士卒,听闻李嗣源等人从城里出来,便一同寻来加入了他们,由此,李嗣源的军队人数逐渐增多起来。

    武珏没有跟随出城,她找到赵在礼询问货物的情况。

    赵在礼无奈地说:“我也不想这样啊,只是兵乱一起,东西早就不知去向了。”说完,他取出一些珠宝说:“我身边只有这些东西还算值钱,要不你拿去抵账吧?”

    武珏看他的模样,不似作假,无奈拿了这包珠宝,起身前往城外与李从荣道别。

    李从荣此时已然清醒,只是有些头疼。他见武珏返回,便询问情况如何。武珏简单说明情况,又说自己要回特区,所以前来告别。李从荣甚是不舍,说道:“就不能等几日再走吗?这里情况不明,先跟我去见过父亲再说吧。”

    两人来到李嗣源的大帐,经过一夜折腾,几人都是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

    李嗣源苦着脸说:“我明天先回藩镇,然后上奏皇上请求治罪,再听从皇上的裁决。”

    李绍真和中门使安重诲相视一眼,李绍真开口道:“这个办法不妥,您身为统帅,却不幸被乱兵劫持。李绍荣不战而退,为了撇清责任,他回到朝廷肯定会拿您做借口。如果您回藩镇,那就是坐实了占据地盘来胁迫君主。不如日夜兼程赶回朝廷,面见天子,这样才可将事情讲明。”

    李嗣源思考了半晌说道:“好吧!”

    李从荣和武珏从帐中出来,他看着武珏似乎有话想说。

    武珏看出他的意思,跟他来到僻静处问道:“有话直说吧,你想说什么?”

    李从荣问道:“你说父亲要是回到朝廷会怎样?”

    武珏抬头看着天,想了想说:“桌上有个馒头,有人看着你把它吃了,虽然你说自己没吃,但馒头不见了,你能解释清楚吗?”

    李从荣看着武珏,想了又想,道:“无法辩解?”

    武珏点点头。

    李从荣道:“朝廷多次想要我们家人的性命,都未能得逞,按照你的说法,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吧?”

    武珏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李从荣一跺脚道:“罢了,不如假戏真做,我得好生劝他,反了便是,我早就受够了。”

    李从荣找到石敬瑭,将跟武珏的对话说与他听,石敬瑭想了想,觉得颇有道理,便同意与李从荣一起劝李嗣源。石敬瑭乃李嗣源的女婿,深得他的喜爱。

    武珏见事已至此,便向李从荣道别,带着亲随出发返回特区。

    李绍荣从邺都退兵后进入卫州坚守,为了摆脱兵败之责,上奏朝廷称李嗣源已然叛变。李嗣源则派出几名使者携带奏章面见庄宗以解释情况。庄宗看过李嗣源的奏章后,对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说:“我深知你父忠诚厚道,你前去将我的意思转达给他,莫要让他心生疑虑。”

    李从审领命路过卫州,李绍荣得知后,便命人将他抓起来,因怕自己上奏之事败露,欲直接将其杀掉。

    李从审道:“你既然不相信我父,又不让我去见他,那么就放我回去好了。”

    李绍荣想了想,他毕竟是皇帝派来的人,如果真的杀了他,皇帝定然会知晓,无奈只得让他返回洛阳。

    庄宗本来就很喜爱李从审,见他去而复返,便赐名给他,称继,待他犹如亲生儿子一般。

    李绍荣为了坐实李嗣源叛乱之事,此后双方往来的书信都被他拦截。李嗣源等待多日也未收到音信,因而也产生了疑虑。

    石敬瑭见李嗣源犹豫,便道:“凡事需果断才可定论,犹豫则会导致失败。谁会相信将帅入贼城还能全身而返呢?大梁乃天下要害之处,我率三百骑兵先夺大梁。若侥幸能胜,便可率领大军进入,唯有如此方可自保。”

    突骑指挥使康义诚也接话道:“皇上没有德政,军民皆又怨又怒,您若能顺应众人心意便可存活,若坚守气节,便只有死路一条。”

    李从荣也在其中调解说和,讲明其中利害。

    李嗣源斟酌再三,下令让安重诲发出檄文并集中部队。

    由于遭受灾害,粮食储备不足,租庸使只能极力削减军粮,导致军中的流言越发严重。宰相冯道担心事态扩大,便带领官员去见庄宗道:“军中士兵饥肠辘辘,若不赶快赈济,恐怕会生二心。好在府库还有钱粮,先暂时发放下去吧,等熬过灾年,钱财自然会陆续收上来。”庄宗觉得可行,打算听从他们的意见。

    然而刘后却说:“我夫妇君临天下,虽借助了武力之功,但也是顺从天命所致。既是天命,又怎会惧怕人祸呢?”

    冯道只得先说其他事情,待刘后离去便又与庄宗议论此事。岂料刘后竟然在屏风后偷听,待她听清后,回到寝宫将梳妆用具、三个银盆以及皇帝的三个幼子抱到冯道面前道:“世人皆言宫中积蓄颇丰,然四方进献之物早已赏赐殆尽,现今仅余这些了,你将这些东西变卖以赡养军队吧。”冯道听闻后吓得逃出了皇宫。

    武珏返回特区时,得知蒙佑与郑世和带兵赶赴蓟州,遂接过指挥权命令士兵在蓟州城前摆开阵势。

    蓟州守将刘衡,与武珏打过数次交道,彼此算是熟识,出城询问情况。

    武珏拱手道:“将军可知此时唐地混乱,各地皆有人揭竿而起?”

    刘衡点头道:“此事我略有耳闻。”

    武珏道:“既如此,将军何必再为那昏君卖命呢?”

    刘衡摇头道:“我毕竟乃朝中将领,家中亲人皆在晋阳,叫我如何能毫无顾虑呢?”

    武珏听完微微一笑道:“那李嗣源将军也已反叛,届时你前去将家人接回便是。”

    刘衡惊奇地瞪大眼睛道:“此话当真?李嗣源将军也反了?”

    武珏道:“我何必骗你,前些时日赵在礼不就是从这里离开的吗?他率先反叛,难道你们没有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