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明末特使 > 第99章 大鹏罚酒

第99章 大鹏罚酒

作者:一笑也是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明末特使 !

    惠王‘嗯’了一声,手抚朱由椿的脑袋说:“王儿,为父阅人甚多,这文子都气宇不凡,乃是一个大有才华之人。他刚才说的那些话,虽说都是随手沾来,却一点也不沾烟火之气。特别是他送给你的那四个字,更是寓意颇深哦。”

    “四个字!哪四个字?”朱由椿有点犯楞。惠王用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斥责道:“不就是让你‘学以致用’嘛。王儿,这么重要的话,你都不放在心上,让父王怎么看你呢?”

    “父王,孩儿知错,孩儿知错。这四个字我哪会记不住哩,只是一时没有想得起来而已。文大哥还让我要好好锻炼身体,还说了,要编写一本叫作《算术》的书,让孩儿学会经济之学。”朱由椿一脸的向往之情。

    “唔,你能记得就好。虽然不能出城,但也要多抓*住机会,好好跟着文子都学上一点知识。”看到朱由椿这种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兴趣,惠王手抚胡须,悠悠说道:“王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苍天呵,但愿老夫的担忧不会出现吧。”

    “父王,你有什么担忧吗?”“喔——我们回屋子里再说。”“嗯——”

    文德生刚一走进‘龙凤酒楼’,李石头便‘嗷’的一声叫了起来:“吴大哥,喝酒,快喝酒。我说嘛,文大哥乃是最重义气不过的人,哪儿会放众弟兄们的鸽子。”吴大鹏也不多话,端起酒碗就喝。不过,他只喝了一碗。后面的两碗,是文德生陪着大家一起喝的。重生以来,这是第一次放开酒量来喝酒。酒品如人品,和直率性子的人喝酒,就是讲究‘爽快’二字。

    “大人,你说得不错。这个文子都,确实是一个可交之人。放着王府的酒席不喝,还能想着来陪码头工人。就冲着这一条,你老扶持他一下,也算是值得。”‘龙凤酒楼’的二楼,也有两人在小厅中喝酒。说话的人是危雷。

    下午的事,他虽然带队出了场,当衙役和王府待卫出场的时候,却立即隐身而退,让自己的副手吴大鹏出现在现场。这么一说,与危雷一起喝酒的人,不用想也能知道是谁了。赵有田点头说:“是呵,子都这孩子,无论是气度,还是魄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特别是这种礼贤下士、赤诚相待的风格,更是许多读书人都做不到的事。危雷,我有一个预感,子都这孩子日后的前程未可限量哦......”

    当文德生陪着那班助拳的弟兄喝完酒,从酒店之中走出来时,已经是满天的繁星。在这个夜空下,离城三十多里地的文家庄,也是同样地不得安宁。自从文太公将打探文德生消息的任务,交给了少庄主文祥生之后,这小子到也是十分的卖力。每天什么事都不管,只是不遗余力地找庄上去府城的人询问情况。一有消息,就立即报给了文太公。

    今天下午发生在府城的那场打斗,还有惠王对文德生器重的事,也都通过他的嘴送到了文太公的耳边。听到这样的事情,一贯说话都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的文太公,立时便将珍爱的铜烟壶给丢到桌子上,壶中的水流到桌面上也是视若无睹,急不可耐地吩咐道:“去,快去,将那些在家的长老们都请过来商量大事。”

    文家这一族,说起来也是一个有了不短历史的家族。虽然说比不上那些世家大族,更没有多大的势力,但要是只谈延续时间,在这文家庄中定居了几百年,繁衍生息,时至迄今,先后也有了几十代人。子孙多了以后,自然就会分出亲疏远近来。年代越久,相互间的距离也就会拉得越远,彼此之间的情分也就会越加冷淡。

    再加上氏族之中总是由长房子孙掌权的规矩,每一代都会有不少的子孙淡出了文家的嫡系圈子。象文德生这一家,恐怕从上五代起,便已经不属于文家的嫡系成员。由于这样的原因,一直是不淡不咸地勉强维持着与家族的关系。直到有一天,文舍之随军中将领从关宁军中到湖广公干,借机回了一趟家,才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到家时,他才得知自己的父母已经双双辞世,家中的房屋与田地也被文太公这一系的族人给夺了过去。自己年轻的妻子只得四处乞讨,依靠帮人缝补浆洗勉强糊口。为了这事,血气方刚的文舍之冲上了文家大院,想要讨取一个公道。世间的事,哪能这么容易得到解决。如果真能有什么公道的话,那些族人当初就不应该作出如此之事。即使作了之后,也应该有长老出面呵斥,出面扶持弱小。

    文舍之非但没有得到公道,反而被文太公一系的人冷嘲热讽了一番。他在一怒之下,大闹文家祠堂。激动之时,拔*出腰间的长刀砍在了祠堂的香案上。迄今为止,那张香案上还有着一条深深的刀痕。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文太公,当时气得嗔目切齿,老羞成怒,嚷嚷着要将文舍之送到官府治罪。到了最后,还是文太公的二弟,也就是现在大家口中的二爷爷出面说和,把文舍之家的房产和田地给退了出来。

    别人只知道文舍之的耳朵有点软,却不知道有过这么一段故事。因为言氏独自在家中吃了许多辛苦,文舍之觉得心中有愧,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从那以后,才会对言氏言听计从,也就造成了言氏的独断专行。文舍之也就一直是游离于文氏一族的边缘线上。除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根本不与文家长房的人发生瓜葛。就连文德生童年到族中私塾读书的事,如果不是二爷爷发了话,也不能进门。

    如今的所谓长老,其实也就是文太公这一辈子的几个兄弟,或者是他的嫡系子侄。说到底,不是嫡系长房的人,根本不可能进入文家的核心层,更不可能介入文氏一族的重大事务。今晚突然听到文太公的召唤,这些长老们心知必有大事,才会如此着急的让大家聚集一处。大家都不敢怠慢,一个个的从家中汇集到了文家大院。年纪大一点的二爷爷,还让自家的孙子文强生搀扶着来到了大哥的家。

    文太公先让孙子文祥生详细介绍了文德生在府城的情况,然后咳嗽了两声,让堂屋之中的人都静下来之后,这才手捋胡须道:“一个旁支子孙,闹出这么大的声势,恐怕非我文氏族人之福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