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烽火炮台山 > 第14章

第14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烽火炮台山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鲁北县是一个多山的县城,从大庙出来就开始,山连着山,连绵起伏,一望无际。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松树、桦树、杨树、柳树还有那些不知名的树木,伴着各种花草、河流形成壮美的图画。雪白的羊群点缀在半山腰,给嫩绿的山色添加了清凉的一笔。过了炮台山往南二百里,就进入开鲁县城,就没有了山,整个土地变得一马平川。但是,这里缺少了高山,却多了很多沙地,有风吹过,这里就变得遮天蔽日,尘土飞扬。所以,这里没有什么天险可言,只有沙地,一望无际的沙地。

    县城往西山势更加险要,这里的山和其他地方的山有些区别,山上没有任何植物,只是光秃秃一片,悬崖峭壁,看上去就让人敬畏。这里只有一条通往林东的小路,在两山之间穿过。站在山顶往下看,这条小路就像一条蜿蜒的蛇,静静地卧在山下。这座山的岩石全都裸露在外面,山顶的岩石犬牙交错,或凸起或凹陷,形成了一座天然的城池。山上所有的岩石都是黑色的,像墨染过的一样,所以,这座山就被人称为小黑山。小黑山距离鲁北县城只有几十里,骑马只要半天的工夫,要是遇上急事,小半天也有人来过。这里地形复杂,山势险要,据说这里也曾经驻扎过胡子,后来不知为什么,这些胡子离开了这里。

    周挺带着队伍就驻扎在这里。从开鲁县城出来,一路上,周挺一直在寻找有力的地形,这里一马平川,没有可以隐身的地方,更别说有天险可守,只好继续前行,刚进入鲁北县城,周挺就发现,这里的山明显地多了。不仅山多了,而且山势越来越险要。过了炮台山,一座黑山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眼前一亮,决定就在这里安营扎寨。这里距离县城不远,又有天然要塞,可攻可守,无疑是一座天然的好地方。

    周挺安顿好队伍,就和指导员巴图商量,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听说鬼子驻扎在鲁北县城已经很长时间了,正在大面积疯狂地寻找煤矿,妄图掠夺这里的资源,周挺带领游击队的任务就是消灭这群鬼子,破坏他们的计划。可是,经过几天的侦查,周挺知道,敌我力量悬殊,硬拼肯定不行,必须设法和他们打游击,发挥我们的优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各个击破,让鬼子不得安宁。巴图同意周挺的意见。现在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尽快摸清鬼子的情况,制定打击计划。周挺和巴图站在临时搭起来的帐篷里,认真地思考着,好久没有人说话。

    夜色慢慢降临,西边出现一抹红,映在小黑山上,小黑山被映成了红色。一会儿,小黑山就沉静在夜色中。出去打探消息的队员匆匆跑进来说:“报告队长,指导员。”周挺和巴图一起看着队员,示意他进来慢慢说。队员喘了一会儿,又咽了一口吐沫说:“队长,我们几个下山侦查了一下,鬼子的大部队驻扎在鲁北县城的南大营,具体人数不知道,看样子不少,还有汽车,好像还有不是当兵的。有一小队鬼子已经进驻靠山村,在哪里找煤矿。据说,鬼子前几天在靠山村还杀了人,弄得靠山村人心慌慌的。”周挺说:“这些消息可靠吗?”队员说:“可靠,还有,听说在县城以北有一个叫窟窿山地方,有日本鬼子重兵把手,估计一定是鬼子的军需库。”巴图看着周听说:“看来,鬼子在鲁北县城是想长期驻扎下去。”周挺点头,转身对队员说:“你辛苦了,回去休息。”队员立正说:“是。”转身出去了。

    周挺的眉头皱了起来,通过队员侦查回来的情况,他已经意识到,鬼子来到鲁北县城是有计划的,绝不是临时驻扎,或者为他们进关打前站的,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不仅打仗,还有其他的任务。就像刚才队员说的,他们有可能就是看了这里的资源。鬼子占领了东北,现在又要进关,还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开煤矿,日本鬼子真是猖狂到了极点。他们根本没把中国人当回事,也根本没拿中国的军队当回事。来到这里就像来到自己的家一样,甚至比咱们还仗义,真要骑在脖梗子上拉屎了。周挺攥着拳头,站在门口看着远处。巴图站在桌子旁看着地图,不时在地图上画着记号。一会儿,巴图说:“周队长,我看现在已经很明确了,鬼子是有备而来,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打仗,占领鲁北县城,主要的任务一定是开采煤矿,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周挺点头,他知道,鬼子现在是疯狂地在中国的土地上作孽,杀人放火抢劫,不仅抢劫现有的东西,还要抢劫地下埋着的东西。据说,鬼子在阜新抚顺等地开采出来的煤已经运回日本。日本是个*****匮乏,就把煤炭投进海里进行储藏,为日本后续的发展做好了准备,这不是明显的抢劫吗?周挺思考着,怎么样才能阻止他们的行为?从目前我们队伍的实力来看,游击队不具备这个条件,还要等待大部队的配合。

    周挺仔细地想着,从开鲁县城出来,一直到这里,他是闻着鬼子的气味儿过来的。这些鬼子从大庙进来,按理说他们应该继续南下,可是,他们却驻扎在这里,本来想在开鲁一带阻止他们进关的速度,没想到,他们却在鲁北县城驻扎了,这让周挺有些意外。周挺在开鲁一带等了一阵子,不见鬼子过来,这才打探到鬼子已经在鲁北县城住下了。这样,他和巴图商量,才来到小黑山。看来这次鬼子来头不小,从得到的消息来看,鬼子要在这里建立资源基地,为他们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供保证。周挺站了一会儿,也来到桌子旁,和巴图一起看地图,并不时相互交流着。

    周挺的游击队是一支新组建的游击队,是由蒙汉两个民族的弟兄组成的。他们从赤峰一路打过来,消灭了不少鬼子,也壮大自己。游击队从开始的十几个人,已经壮大到一百来号人。虽说武器还很落后,但是,游击队里的蒙古骑兵让鬼子闻风丧胆。在赤峰一带,周挺的游击队也是赫赫有名。尤其是那些鬼子,就怕游击队,他们看不见摸不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根本摸不着他们的影子,这让鬼子十分沮丧。他们不害怕国军,他们有能力打败国军,可是,对于那些没有多少兵力,武器又很落后的游击队,他们却束手无策。凭着精良的装备,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却要漫山遍野地寻找游击队,这让鬼子焦头烂额。可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鬼子在鲁北县城,鲁北县城是一个多山的地方,这里不适合骑兵作战,只有利用游击队的特点,一点一点地打击鬼子。

    周挺和巴图看了一会儿地图,周挺说:“看来,鬼子是想在这里建立资源基地,我看了一下,鲁北县城不仅有煤炭,还有很多矿藏,铁矿、石墨矿、钼矿等等,这些要是让鬼子知道,他们一定会更加重视这里了,说不定还会再派军队过来,毕竟国军已经撤走,这里就成了他们的地盘了,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比在自己的国土上还仗义。我看这段时间继续派人摸清他们情况,找准机会干他一把,先来个敲山震虎,探探他们的动静。”巴图把眼神儿从地图上移开,抬头看着周挺说:“你分析得有道理,不过,就咱们目前的状况,想一下子消灭鬼子是不现实的,鬼子人多不说,武器也比咱们的先进,硬打肯定不行,还是先摸清他们的情况再定。”周挺同意,巴图看着周挺又说:“要是能和靠山村的人联系上,先摸清靠山村的情况,先把靠山村的鬼子消灭是最好的了。”周挺拍了一下桌子说:“对,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靠山村离小黑山比较近,鬼子又少,我看先把靠山村的情况搞清楚,先打他一下,看看鬼子的反应。”巴图说:“好,明天就再派人去靠山村,摸清他们的情况,找个机会先干他一把。可惜,我们还没有靠山村的一点情况,对那里的情况一点不清楚,不能蛮干。”周挺也说:“对,就先从靠山村下手,打他个措手不及。”两个人说完,会心一笑。巴图还是心有余悸地说:“要是能和靠山村的人联系上就好了,起码能给咱们带路。”周挺沉思一会儿说:“明天出去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巴图点点头。

    郭清泉和潘秀丽借着夜色从家里出来,直接奔着小黑山的方向跑着。一直出了村子,潘秀丽才回头看看。靠山村已经完全被夜色笼罩了,只有家家户户窗户上的那点亮光,证明着这里还是靠山村。郭清泉是在征得郭振武的同意才从家里出来的,他知道,爹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还需要静养,这种时候他不想再让爹跟着他担心。

    郭振武回到屋里的时候,郭清泉就把自己的想法和郭振武说了,郭振武想了一下没有说话。其实,他早就看出来,郭清泉这段时间一直在往县城里面跑,一定是和打鬼子有关系。他观察了几天,从鬼子进村那天开始,他就和几个孩子进了城,都干了些什么他不知道,早出晚归的,回来的时候还是神神秘秘的。通过这一点,郭振武认为,他们一定在了解什么或者是在观察什么。这让郭振武很担心,毕竟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再说了,他们所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几天过去,郭振武回来都是没事人一样,就连老耿头被鬼子杀了,郭清泉也是自己跑回屋里,抹完眼泪才出来。虽然郭振武看出来,郭清泉始终咬着牙,拳头攥得紧紧的,但是,郭清泉没有表现出那种激动和暴躁。那时,郭振武觉得郭清泉慢慢成熟了,有点大人的样子了。在对待老耿头的事情上,表现得甚至比自己都镇静,这让郭振武松了一口气。

    郭振武坐在炕上,他想抽袋烟,可是,刚一闻到那股旱烟味儿,就咳嗽起来。他又把烟笸箩推到一边,端起水碗喝了一口。郭清泉又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一遍,郭振武这才说:“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本来是想,等把老耿头的事情处理完了,我去联系他们,谁知,我这身子骨还不争气了,一病就是好几天。不过也好,你去的话可得加小心,小黑山你也去过,要是找到他们,你就马上回来,免得爹惦记你。”郭清泉点头说:“爹,你放心,这个时候,还不会引起鬼子的注意。从现在的情况看,鬼子还没有意识到游击队的危险,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找煤矿上了,并没有注意游击队。这种时候要是找到游击队,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也许效果更好。”郭振武点头,然后又叹了一口气说:“这叫什么世道,好好的日子说没有就没有了,咱们这么偏僻的地方,鬼子也能找到,鬼子真是用尽心思了。”郭清泉说:“鬼子占领了东北,他们是不会满足的,一定还会进关。鲁北县城只是他们的一个物资供应点,将来,他们还会在别的地方继续找矿,为他们进一步侵略做准备。”

    郭振武没有说话,他看出来了,郭清泉比自己想像的还要成熟,面对鬼子,他表现得镇静自如,头脑清楚,这让郭振武很欣慰。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都说小黑山来了游击队,可是,谁也没看见,都是听说而已,就这样去找,是不是有些莽撞?郭振武抬头看了郭清泉一眼说:“你确定他们就在小黑山?”郭清泉思考了一下说:“应该是吧,我也不敢最后确定,但是,听我在县城的同学说,他们就在那里。前一段时间,他们还在县城见到过他们。”郭振武又陷入沉思中。郭清泉也坐在炕上,好半天没有说话。

    快到晌午了,冯淑琴开始准备做饭,郭清泉帮助娘抱来一捆柴禾放在灶旁,又蹲在那里帮助娘烧火。冯淑琴不用他,说自己就行了,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郭振武看着娘,还是把火点着。一股柴禾燃烧的味儿到立刻在屋子里传开。郭振武闻惯了这种气味,每一次闻到这种气味儿,就有了家的感觉,似乎娘就在眼前。可以说,自己是闻着这种气味儿长大的。一会儿,锅里的水开始冒泡,又一会儿,锅边儿开始冒泡,娘管它叫“响边儿”了,娘就准备贴饼子。满满的一锅饼子,看上去就香。郭振武从屋里出来,看着冯淑琴已经把饼子贴上就说:“赶紧的,煮点鸡蛋,多煮点。”冯淑琴看看郭清泉笑笑说:“看来,你爹没事了,好多了,还知道要吃鸡蛋。”说着,赶紧去拿鸡蛋。郭清泉看看娘又看看爹,又蹲在地上往灶膛里填些柴禾。锅开了,冯淑琴把锅盖盖好,又在锅盖上盖上一些麻布,防止气体过多地跑出来,影响锅里的温度。郭清泉烧了一会儿,娘腾出手来就说:“你快进屋吧,和你爹说会话,我来烧。”说着,从郭清泉手里接过柴禾,自己蹲在地上往灶膛里填着柴禾。

    郭清泉站起来,郭振武也进屋又坐在炕上,郭清泉在脸盆子里洗洗手,又把洗手水泼在外面。抬头看看潘二河家,孙彩花正在外面捯粪,一股浓浓的粪味儿飘过来,又听见孙彩花喊着潘二河。郭清泉进屋,把洗脸盆子放在凳子上。郭振武看着他说:“潘家开始捯粪了,到时候了,再不捯粪就来不及了。”郭清泉也说:“是啊,今年的形势变了,家家都不下地,这样下去,到了秋天可怎么办?”郭振武也说:“就是,这也是我担心的,我已经看出来了,村民这是不想种地了。”郭清泉停了一会儿又说:“这怎么行啊,不种地吃什么?难道出去要饭?”郭振武又叹了一口气说:“世道不济啊,他们这是有自己的想法了。鬼子来了,种地也是给鬼子种,到时候,鬼子都得抢去,还不如不种,出去逃荒。”郭清泉说:“不能这样想,不管怎么说这里也是咱们的家,咱们就是靠种地生活的,不能说日本鬼子来了,就不种地了,咱们得想办法,既要种地,又把保护好粮食,这才是咱们该想的。爹,等你好了,村民的工作你还得去做,村民还是听你的。”

    郭振武没有说话,他知道,现在自己已经不是村长了。从鬼子杀了老耿头那时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这个村长当到头了。日本人不喜欢他,从日本人那天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是想杀一儆百,给靠山村一个下马威,同时也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这些郭振武都清楚,尽管潘二河供出了阿爸,但是,阿爸并没有说出煤矿的位置,而是使用了一些计策,迫使鬼子放了他。后来鬼子和潘二河设计的一些伎俩,阿爸已经看出来了,不仅没上当,还让潘二河很没面子。这些,郭振武也知道。靠山村不喜欢日本鬼子,不喜欢像潘二河这样的人。尽管日本鬼子让潘二河当了这个村长,但是,在靠山村村民的心里,郭振武才是他们的村长,他说的话村民们爱听。至于潘二河,在靠山村村民的心里,那就是一条狗,一条被日本鬼子牵着脖子到处乱叫的狗。

    郭清泉看着郭振武,似乎在等着他表态,他明白,郭振武心里堵得慌。不是因为靠山村村长的事,而是靠山村村民的事。鬼子刚到靠山村就杀人,把那个孤独的老耿头杀了,这让靠山村非常恐惧。日本鬼子真是杀人不眨眼,连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都不放过,难怪村民们有想法。可是,村民们要是真的这样下去,到时候没有了粮食,鬼子会善罢甘休吗?难道真的要背井离乡出去逃荒吗?郭清泉不愿意想下去。他看着郭振武说:“爹,这件事情不是小事,一定要让村民们明白,地一定要种,粮食也一定要保护好,庄稼人就信一个理,囤里有粮心里不慌,日本鬼子在靠山村待不长,早晚他们会离开这里的。”郭清泉说完,显得有些激动。

    郭振武理解,他知道,郭清泉说得有道理,庄稼人不种地怎么行,就因为日本鬼子来了,咱就不种地了?他们要是总也不走,还总也不种地了?到时候,咱们吃啥喝啥?日本鬼子可以到处去抢粮食,我们怎么办?总不能等着饿死吧。郭振武想到这些就说:“好,明天我就去和他们说,让他们下地种地。”郭清泉笑了,郭振武好像一下子放松了许多,立刻觉得自己有些饿了。郭清泉接着说:“爹,这事还要想点策略,不能让潘二河有想法。我估计,鬼子也想让村民下地干活,这样的话他们就有粮食了,鬼子会不会也让潘二河下去做村民的工作?这些要观察一下,最好让潘二河认为,村民下地干活是他的功劳,让鬼子也认为这是潘二河的功劳。”郭清泉说完,认真地看着郭振武,郭振武想了一下说:“你的意思我明白,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两个人说完会心一笑。郭振武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地说:“你要是走的话,最好别让潘家知道,这样的话会安全些。”郭清泉沉思了一会儿说:“爹,我想和潘秀丽一起去。”郭振武一听差点站起来,他张了几下嘴想说什么,又一下子噎了回去,他不解地看着郭清泉。

    郭清泉看出了郭振武的惊讶,他能理解郭振武的担心,谁都知道,潘二河现在的处境,他已经上了日本鬼子的船,已经为鬼子办事,靠山村所有的事情他都会让日本鬼子知道,更别说那些可能伤害鬼子的事。但是,他相信潘秀丽,她和她爹不一样,他了解她,她是一个倔犟要强的人,她看不惯潘二河的做法,也看不惯孙彩花的做法,好像谁也对不起他们似的。整天看着别人,不是别人这不好就是那不好,总也看不见自己的毛病。正是这一点,才让潘二河一直想当这个村长。日本鬼子来了,潘二河觉得自己有了机会,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个村长弄到手了,那时候,潘二河背地里没少偷着笑,有时候自己睡觉的时候还笑醒过。不过,他也有闹心的时候,每当日本鬼子让他办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村长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是在日本人手下当这个村长。

    郭清泉心里也别扭,一边是潘二河,一边是潘秀丽,他不知道该怎样去平衡这种关系。他和潘秀丽说得来,有些事情想到一起了,就说进县城打探鬼子情况这件事上,他和潘秀丽就想到一起去了。他们不能容忍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地界上胡作非为,更不能容忍他们随便杀人。老耿大爷死得冤枉,这笔仇都得记在日本鬼子身上,一定要报。所以,从鬼子进驻鲁北县城那天,他们就悄悄地打探鬼子的消息,一定要摸清鬼子所有的情况,然后再去找游击队,把这些消息报告给游击队,让游击队消灭鬼子。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们基本上搞清了鬼子的大概情况。包括鬼子的人数、武器装备、每天的日程以及重兵把守的那个窟窿山。郭清泉认为,这些情况一定是游击队非常想知道的,所以,尽快把这些消息传递给游击队是当务之急。

    那天他想和潘秀丽商量一下去找游击队的事,可是,看到潘秀丽的样子,他就知道,潘秀丽一定和潘二河发生口角了。他没想到,潘二河会打潘秀丽,更没有想到,潘秀丽会那么坚决,这件事不用商量,天黑就走。这是郭清泉希望的,他不想让村里的人看见,更不想让潘二河知道,他只想悄悄地走,不让任何知道自己的去向。可是,潘秀丽和自己一起去找游击队,郭清泉没和郭振武说,这让郭振武心里没底。

    郭清泉看看郭振武,郭振武还在不解地看着他,郭清泉就说:“爹,你放心,秀丽和他爹不一样,我相信他。我和他从小就在一起玩儿,又一起长大,我了解她,你也应该了解他。”郭振武这才把嘴闭上,静静地看着郭清泉好一会儿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世道,自己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儿。秀丽这孩子是我看着她长大的,我也了解这孩子,可是,谁能知道她不会变,人家也是大姑娘了,能不随她爹娘?这件事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

    郭振武说完,小心地往窗外看看。一股粪味儿从窗户飘进来,郭振武感到亲切了很多。庄稼人就喜欢这个味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没有了肥料,庄稼是不会长的,就是长也长不好。郭振武用鼻子好好闻闻,潘家的粪发得还真不错,肯定都发白了,再不捯就要失效了。郭家世代农民,地里所有的一切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从小郭振武就跟着老爷子下地,地里的活计没用多长时间就学会了,在他十几岁的时候,郭振武就不让老爷子下地干活了,自己完全可以操持这个家,地里所有的活计郭振武都能干了,只是把地里的活计干完,才让老爷子下地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不合格的地方。从那时起,郭振武就成了靠山村的种地能手。老人们都夸他聪明能干,将来一定是一个种地的好把式。郭振武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在靠山村,一提种地的事,大伙儿想到的就是郭振武。郭振武种地有一个诀窍,他善用锄头,他跟村民们讲,锄头底下有火,锄头底下有水。旱天铲地防旱,涝天铲地防涝,锄头下面有学问。他家的地,总比别人家多铲几遍,所以,郭振武家的地打粮食就多,粮食也比别人家的好吃。就连一向不种地的阿爸都向他学习种地。潘二河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看着郭振武捯粪,他就跟着捯粪,看着郭振武播种他也播种,看着郭振武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什么,一直秋收完毕。

    今年都这个时候了,郭振武还没有动静,潘二河有点沉不住气了,不时抬起脑袋往郭振武家看着。可是郭家就像没那么回事似的,没有一点动静,好像今年不种地了。这让潘二河很纳闷,这不像郭振武做的事啊,也不是他的性格。可是,今年这是怎么了,不仅郭振武家没有动静,靠山村所有的人家都没有动静,好像约好了似的。这让潘二河心里很不舒服,自己刚刚当上这个村长,村民就这样对待他,这不明显地和他过不去吗?先不说种地打粮的事,就村民的态度就让潘二河难以接受。郭振武当村长的时候,郭家几乎天天有人过来看,看看郭振武都干什么了,是不是该捯粪了,是不是该播种了,可是,今年去他家的人不少,可就是没有一个张罗着种地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郭振武在这里做了工作?和自己过不去,和日本人过不去?潘二河转念一想,真是那样的话,靠山村的村民也太傻了,不种地吃什么?没有粮食怎么活?日本人在靠山村待多久谁知道,一年不走你可以不种地,要是三年、五年不走,你不种地等着饿死啊?这些还不是潘二河最关心的,最让他头疼的是,村民不种地,自己在小野队长那里怎么交代。小野队长已经明确告诉他,要想办法让村民种地,皇军会保护好他们的粮食的。这些话潘二河是知道的,他也知道小野说话的意思,至于保护好粮食,小野一定有自己的安排,潘二河心里明镜似的。

    潘二河自己想着,一时竟怨恨起郭振武来。煤矿的事到现在也没有着落,现在又遇上村民不种地这件事,潘二河感到很有压力。这件事要是搞不好,小野队长一定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一旦小野不信任自己,自己在靠山村的处境可就危险了。潘二河想了一会儿,好歹地吃完饭,正在想着如何才能让他们赶紧下地干活,潘秀丽却和自己顶起嘴来,还有潘富贵说的那些话,让他本来就很烦的心里更加烦躁了,他打了潘秀丽,这是潘秀丽长这么大,潘二河第一次打她。虽说过后有些后悔,可是,潘秀丽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竟然和自己这样说话,这让他接受不了。潘二河再给自己找着自我安慰的理由,孙彩花喊他他也没动,直到孙彩花开口大骂了,他才慢悠悠地出来。他用眼睛乜了一下郭振武家,又在地上吐了一口,好像潘秀丽和自己顶撞是郭振武安排的。

    郭清泉想了一会儿跟郭振武说:“爹,这件事我已经考虑好了,潘秀丽和他爹不一样,我已经知道她和她爹肯定吵架了。”郭振武说:“你怎么知道?你看见了?”郭清泉摇摇头说:“凭感觉,凭我对潘秀丽的了解。”郭振武不说话了,但是,他还是心有余悸。毕竟她是潘二河的女儿,老话讲,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潘二河这样,谁能保证他的孩子不会这样?郭振武和潘二河住了几十年邻居,虽说没有什么不愉快,但是,小来小去的摩擦也没少有过,尤其是孙彩花,动不动就骂街,惹得靠山村的人几乎不敢和她接触,这样的两口子,孩子会是什么样,郭振武心里没底。不过,从郭振武对潘秀丽的了解,这孩子和潘二河还有孙彩花确实不一样,就从他们一起对付鬼子的做法上看,就和他爹不一样。可是,在郭振武心里,这道坎还是不容易过去。想起潘秀丽就像看见潘二河一样,说不出是一种什么心情。是憎恨还是可怜,郭振武不知道。他只知道,潘秀丽这孩子生在潘二河家有些委屈了。今天郭清泉要和潘秀丽一起去小黑山,郭振武的第一反应就是危险。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潘二河为了讨好日本人,想找这样的事情还找不着呢,现在郭振武要和潘二河的女儿一起去找游击队,这不等于是自己送上门了吗?

    郭振武想了一下还是有些疑虑地说:“我看这件事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免得惹来麻烦。还有,人家也是一个大姑娘,孤男寡女的出门,好说不好听,将来你还要娶,她还要嫁,万一传出去对谁都不好,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郭振武说完,认真地看着郭清泉。郭清泉听郭振武说完,语气坚定地说:“爹,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心里有数。我相信潘秀丽,我觉得她不是那种人,和她爹不一样。我已经决定了,和她一起走,她早就想离开那个家了。”

    郭清泉说完,又抬头透过窗户看看潘二河家。孙彩花还在捯粪,不一会儿,潘二河也出来,还大声地咳了一声,又狠狠地吐了一口。郭清泉知道,这口痰一定是吐给郭家的。郭振武长出了一口气,他看了郭清泉一眼不再说话。他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是没有用的,郭清泉也是大人了,他认准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虽说心里有些担忧,但是,看着郭清泉的态度,郭振武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他只是又嘱咐一句:“那你可要小心啊,多长个心眼儿。”郭清泉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双眉紧锁,像是在思考什么。

    几个日本鬼子扛着枪从郭振武家门口走过,郭振武看出,这段时间,鬼子明显对靠山村加强了戒备,看来,鬼子是要有什么动作,郭振武心里有些紧张。

    天黑了,今天的天似乎比每天黑的要早。云层越来越厚,星星还没有露出脸来,就被云彩遮挡住了,微风拂在脸上还有些凉,郭振武知道,离真正的夏天还有一段距离。一阵风吹进屋里,郭振武闻到一股土腥味,看来,这天是要变了,不是刮风就是下雨,郭振武想。他站在窗前,抬头看着天,漆黑一片,一会儿,就看见郭清泉和潘秀丽消失在夜色中……

    (本章完)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