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 第57节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嬉皮士是群什么样的人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蔑视传统、废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叛逆,这些人被称为“嬉皮士”(hippie)。由嬉皮士参加的,以文化的反叛和生活的反叛为主要内容的反叛运动,就被称作“嬉皮士运动”。

    嬉皮士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称爵士乐音乐家为“hipster”和“beatnik”,同时这两个词也被用来称呼围绕这些艺术家而出现波希米亚主义似的反文化。60年代,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士,同时从布鲁斯音乐演化出摇滚乐。在美国东海岸的格林威治村,年轻的反文化者称他们自己为“hips”。这些人鼓吹远离社会,提倡“新生活”、“新文学”和“新艺术”,他们吸大麻、听爵士乐、反对传统的两性观念,开嬉皮士文化之先河。在学生反叛的历史氛围之下,嬉皮士运动逐渐形成规模,嬉皮士文化也成为风气。当时,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穿超短裙、吸毒品、听爵士乐、跳摇摆舞、同性恋、群居村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

    1965年9月6日,旧金山的一家报纸使用首先使用了嬉皮士这个词来描写这些年轻的波西米亚主义者。196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名叫麦克·梅特利的16岁的中学生离家出走,周游全国,希望寻找友谊和手足之情。1968年,他回到了家乡莱顿城,与七名辍学的大中学生一起,建立起最初的群居村——“莱顿公社”。他们生活简单,男女分居,从木屋旁的小溪里汲水,用木材烧饭,主要食品是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在“回到史前”和“寻找友谊”等口号的引导下,群居活动在美国兴起。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旧金山的衿树岭地区、落山矶的日落带和纽约的东村,后来遍及全国。1969年,美国57所大学中有31.5%的学生沾染过毒品,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毒品文化”。

    有的嬉皮士还醉心于男女性爱和同性恋之中,以追求快感,摆脱苦恼,蔑视和反抗传统的性爱观。1970年,全美国有200多个群居村,成员4万人;1971年发展到近3000个群居村。群居村里崇尚反朴归真的生活,实行财产、子女乃至性爱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环境保护。群居村的成员们要创造一种另类的生活,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美国,但我们不属于美国”,美国是一个被惯例和陈规充斥的世界,它已经成为压制人的个性、迫害个人自由生活的陈规陋习的总和,只有逃离这个社会,摆脱与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模式的种种联系,才能使个人和美国社会免于走进死胡同。群居村活动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6年7月7日,《时代》杂志将嬉皮士运动作为其封面故事:《嬉皮士:一个次文化的哲学》。

    嬉皮士运动迅速蔓延到欧洲,在欧洲出现许多嬉皮士的群居村。在联邦德国,这样的群居村大约有11万个。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市郊,有一个北欧最大的“自由村”,其成员都是青年男女,他们抛弃一切现代文明的束缚,自由地、“原始”地生活。

    很多嬉皮士来自白人富裕家庭,他们抛弃富裕,来感受并赞美贫穷,体验简单而随意的生活。正因为这些富家子弟享受过主流的中产阶级的舒适生活,才有可能成为这种虽然舒适但扼杀人的创造力的生活的反叛者;也只有真正感受过主流文化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它的弊端,从而对它进行批判。他们也拥有了自己的特征:长发、大胡子、色彩鲜艳的衣着或不寻常的衣饰;听一定的音乐,比如杰米·亨得里克斯和杰菲逊飞艇的幻觉性的摇滚乐、詹妮斯·乔普林的布鲁斯、斯莱和斯通家族、zz顶级乐队、死之民乐队等的音乐;偶尔自己演奏音乐,一把吉他,一般在家里与朋友一起,或在公共绿地上或节日上;自由恋爱;公社式的生活;等等。

    看最新章节

    哪里被称为音乐城

    被称为音乐城的城市是奥地利的维也纳。因为维也纳不仅诞生了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而且还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同时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所以,维也纳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维也纳乐派”的中心;19世纪是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世界各地许多著名音乐家曾来这里居住,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

    18世纪中叶是女王特蕾西娅统治的时期,她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改革,使奥地利的版图日益扩大,而且热情赞助各种艺术,尤其对音乐极其热爱,经常在美泉宫举办音乐会,观赏歌剧表演。因此,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大师,比如被人们称为“乐坛神童”的莫扎特,8岁时创造了第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就演出了第一部歌剧。贝多芬是德国人,但音乐创作在维也纳,成名在维也纳,最后长眠在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是轻音乐派,老施特劳斯的三个儿子分别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狂想圆舞曲创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