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 > 生活 酸甜苦辣。

生活 酸甜苦辣。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 !

    若说太子妃不知道园子里请安的规矩, 以为园子和宫外一样,需要晨昏定省,所以才每天费时费力地从无逸斋跑过来, 这有些说不通。

    毕竟婚礼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 大福晋和其他的阿哥公主这些日子可没怎么来过。

    太子妃进来这么久, 怎么也该打听清楚了吧

    紫裳这几年跟着沈菡经历过几场阴谋论, 现在看谁都不简单, 她觉得太子妃这番做派,有踩着主子彰显名声的嫌疑。

    园子里上上下下, 包括皇后都不会日日去给太后请安, 怎么,就显得你孝顺,别人都不孝了呗

    沈菡却觉得不大像,太子妃实在不像个蠢人, 想显名声有的是办法, 何必用这种明摆着会得罪所有人的法子。

    沈菡的生活被打扰还罢了, 她不是个会和小辈计较的人。现在处境最尴尬的反倒是大福晋。原本宫中只有她一个皇子福晋, 她怎么做,就是后来人的范本。

    皇后不爱人打扰, 她就不去, 结果现在叫殷勤的太子妃一衬,倒显得她不十分不孝一般。

    大福晋的宫女气坏了, 连胤褆这两日听说后都有些不爽, 觉得是老二这是在让媳妇儿给他使绊子。

    嘉慧一看大阿哥不满,赶紧想办法,免得连累大阿哥的名声。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嘉慧又不能去和太子妃说不用日日请安,想来想去, 那只好她赶紧改了。

    这天嘉慧一大清早起来,赶紧把两个女儿从被窝儿里挖出来,收拾打扮好,叫奶娘抱上孩子,一起去清溪书屋给主子娘娘请安。

    听说太子妃昨天请安把大阿哥也带上了。

    沈菡看这一屋子大大小小“”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沈菡在大福晋带着孩子告退后,单独留下了太子妃,直白道“咱们都是一家人,相互之间不必如此拘礼,以后若是无事,就不用日日过来请安,自便即可。”

    太子妃闻言面色却有些迟疑,说给长辈请安是晚辈应尽的本分,她身为太子妃,却镇日不来见汗阿玛和皇额娘,恐惹人非议

    虽然太子妃话是这么说的,但沈菡看她的样子又好像并不是很坚持

    沈菡心里转了转念头,大约明白了三分,笑着拍拍太子妃的手,温和道“你的孝心,我如何不知只是孝顺长辈也不该照着死规矩来,总要考虑长辈的想法和习惯。像太后这样喜好清净的,咱们也不好天天去打扰,你说是不是”

    太子妃点头“皇额娘说的是,儿臣一定不去打扰太后。”

    沈菡接着又说她这里也不清闲,又要照料孩子,还要处理宫务,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太子妃要是日日过来,她恐怕不得闲见她,反倒是无事不来打扰,那才真真正正是体谅她,孝顺她呢。

    说着又让紫裳拿过一只四四方方的红漆木匣“这些日子你侍奉长辈,也是辛苦了”

    太子妃心里松了一口气,恭敬地带着赏赐退下了。

    紫裳在旁边听了半天也听明白了这太子妃心眼儿可真够多的,她自己明明也不愿日日来请安,却又怕外人议论,非要等主子主动说这番话,才肯接下。

    沈菡随手从盘子里拣了块松仁奶酥填肚子为了见她俩还没来及吃饭呢,可饿坏她了。

    听紫裳替她打抱不平,沈菡自己心里反倒没怎么当回事“她一个小姑娘,骤然嫁进皇家,还是太子妃这样引人瞩目的身份,肯定抬腿动脚都害怕出错,小心谨慎些也没什么坏处。”

    想她当年刚穿过来,还没摸清环境的时候,连话都不敢多说,有好些日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窝在屋里过日子。

    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给宫斗死了。

    太子妃嫁进来,前朝后宫,包括太子后院的女人,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她,她哪敢犯一点错呢

    沈菡摇摇头,反正只是一句话的事,事情了了就行了,重要的是她终于又能睡懒觉啦

    “去膳房叫膳,我想吃肉夹馍,要加青辣椒和卤蛋。把卤蛋切开,和肉、青椒一起剁得碎碎的。”沈菡想起来肚子就饿得咕咕叫“对了再加点儿辣椒油和辣子,提香”

    “那主子想喝什么汤或粥吗只吃肉夹馍会不会太干”

    沈菡想了想“那叫他们来个香菇鸡肉粥吧,再炝个土豆丝,也用辣椒油拌了,拿俩蒜瓣儿来,剩下的让他们看着上吧。”

    这边太子妃带着赏赐往回走,一上车,板正严肃的样子就撑不住了,忐忑地问嬷嬷“嬷嬷,娘娘会不会生我的气啊”

    皇后那么厉害,一定能看明白她的打算,可是除了这样做,她又想不出来什么别的好办法。

    要是她直接不来请安,别人一定会说的,可来的多了,皇后也烦,她想来想去,除了等皇后主动撵她,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嬷嬷刚才就在一旁“您放心吧,主子娘娘自来宽厚,我瞧着并没有把这点儿小事放在心上。只是您这不去请安了,总得想个别的法子弥补一二,多进孝心没坏处,对您和太子的名声都好。您这册封礼还没办,金册金印也没拿到,可不能在这会儿就让人挑出不是来。”

    太子妃又紧张起来,是啊,还得继续想办法,到底怎么做才合适呢

    清溪书屋里,沈菡吃完饭陪陪小十一,处理一二宫务,看看闲书,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然后就在榻上窝着掐着点儿等玄烨回来他说中午要回来的嘛。

    玄烨当然说话算话,准时进了门,结果刚一靠近她脚步就是一顿“吃蒜了”

    沈菡看他那副表情,故意凑过去亲他,玄烨吓得赶紧往后一躲

    这可叫沈菡抓着了把柄,立马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哦,你嫌弃我”

    玄烨才不上当“朕中午打算叫个蒜泥白肉尝尝,你要是不嫌弃,咱们等会儿好好亲。”

    沈菡赶紧往后一退,双手在胸前打了个叉叉“no”

    玄烨看她爱娇活泼的样子,心里别提多喜欢了,笑着追过去撵她“你埋汰别人就行,别人埋汰你就不行”

    沈菡转身撒腿就跑“那当然。”

    只能我欺负你

    两人在榻上厮闹了一阵,玄烨用手指卷缠着沈菡的头发把玩,两人聊起这几日各自的生活。

    玄烨那边儿没什么,无非是朝政上的一些琐事,骂骂这个大臣尸位素餐,那个大臣生活奢靡,今儿又叫哪个蠢货气着了,明儿看谁折子写的不错,是个人才。

    “胤禛在河务这块儿是真下功夫了,交上来的折子写得头头是道,一看就是用心钻研过得。”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带着一股子骄傲和满意“他还说折子里有好几条是胤祥想的,没想到他小小年纪,还挺有想法。”

    胤禛道五弟、六弟也都大了,明年成婚后就要上朝。还有七弟和八弟,年纪也差不多了,只闷在学堂里死读书,到时候一进朝堂恐怕扎手,不如先随着兄长们看一看学一学,提前做个准备。

    胤禛没说自己带着他们办差的话,这么多弟弟,都跟着他显然是不合适的。

    只是除了老九、老十、老十一还小,剩下的弟弟也确实到了在学堂坐不住的年纪,满心都是对外面男人世界的向往。

    皇子怎么安排这种敏感的事,上面的三个阿哥都不敢提,也就是胤禛和玄烨说话没什么顾忌,看着弟弟们着急,直接就给说出来了。

    沈菡回忆了一下,其实五六七八这几个阿哥年纪隔着很近,胤祐生在十九年,胤禩生在二十年,论虚岁今年一个十六,一个十五,放在古代都是可以当成男人看待的年纪了。

    原本这次给他们俩指婚也可以,但出了之前的事情,合适的秀女是真没了。

    不过大挑结束后还有小选,这次玄烨给五阿哥到八阿哥都指了妾侍,这几个阿哥和上面的大阿哥隔得远,关系也不是很亲近,对嫡长子和庶长子的问题也没有前面几个哥哥那么纠结,得了人,很痛快的把妾侍给接进来了。

    沈菡自然不会干涉这些。这次回园子,几个阿哥都带了妾侍进来,她照旧让李玉把领份例的对牌送过去,安排好她们的衣食住行,让嬷嬷过去给几个姑娘说说园子里的一些规矩就完了。

    其实沈菡觉得看玄烨给他们四个人都指侧室的安排,大约原本就打着让这四个都开始办差的主意。

    玄烨点头“是,朕原本就想好了,明年出征把老大到老八都带上,只留太子在京里看家。”

    “都去”

    沈菡有点儿担心,这几个年纪这么小,能行吗刀剑无眼啊

    “又不用他们上阵杀敌,这是个难得的机会,随军历练一番,对他们的性情有好处。朕这次是一定要剿灭噶尔丹的,蒙古靖平后,再想有这种立军功的机会可就难了。”

    他这是还想着带儿子们刷刷功劳,否则单靠在朝堂当差,什么时候能把封爵位的功劳攒起来。

    行吧,这些都是国事,自然是听他的安排。

    玄烨说完,就该沈菡了。

    沈菡歪头想想“我每日理完事,在家吃喝玩乐带孩子,还真是没什么大事可说。”

    畅春园的事务无非就那些。

    桃林里的桃树上个冬天受了寒气,死了十数棵,今年得移栽一些新的。

    西边儿的竹林今年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竹笋冒头的量比往年少了许多。

    管竹林的太监首领战战兢兢地过来请罪,沈菡让他不要急,仔细找找原因,实在不行把地挖开看看,是不是里面有虫子她也不懂这些。

    鱼池湖道都整修完了,奉宸院又买了好些新品种,漂亮得紧。

    “小十一现在是一点儿也不爱在屋子里待着,整日满园子霍霍。这两天又迷上了喂鱼,天天去,绕着湖道能转悠上一天。”

    花花和朵朵也对这鱼热情得很,跟在小十一身后扒拉湖里的鱼。它俩又不缺吃的,连鲟鳇鱼都吃过了,对湖里这好看不好吃的鱼半点儿不馋,就是要作弄人家,看着鱼儿被它俩吓跑,开心得大尾巴弯起小勾勾。

    这三个配合得还挺好,小十一往里扔鱼食把鱼引过来,那俩就上去吓唬,看到鱼吓得一哄而散,小十一高兴地拍巴掌。

    玄烨听得高兴“喜欢就叫他们玩吧,只是得叫跟着他们的人看护好了,别掉水里去。”

    这个倒是可以放心,小十一出去玩身后跟着一大群,谁也不敢叫他离了眼睛。

    “只苦了那养鱼的太监们,每回这三个把鱼霍霍完,河道和鱼池里都得一团乱。”

    这些鱼平日都是定时定量,算是科学喂养的,小十一这随便加餐,太监们当然不能拦,只能等阿哥玩够了再把鱼食捞出来,清理干净不然鱼死了一条,那都是他们的责任。

    沈菡听说后觉得这些人也是不容易,给管金鱼的太监们每人赏了一攒盒点心都是他们往日吃不着的上等点心。

    小太监们吃了娘娘给的点心甜甜嘴,对每天泡在水里干活的事也不抱怨了,原本见着十一阿哥过来就很殷勤,这下更要把小阿哥给当祖宗供起来了。

    说着闲话,最后说起了新嫁进来的太子妃,沈菡把请安的事情说了“总算是说开了,明儿我要在床上窝到九点再起来。”

    玄烨听完却是眉头一皱,不过看她没往心里去,想想也就不提了。

    太子妃年纪还小,处事不够圆滑周到也是难免,也许以后多经些历练就好了。

    再想想,为人谨慎,在宫里也算是一个优点吧。

    太子妃确实极谨慎,请安一事作罢了,但给帝后二人尽孝这事儿却不能省。所以太子妃转头又想了个主意,每天往清溪书屋进菜。

    进菜赏菜,这也是宫里用膳的一个习俗。

    皇帝每到用膳的时候,要是看着哪道菜好了,或是想起什么人了,经常会指明把这个赏给谁,那个送去给谁谁谁。

    以前沈菡刚受宠那会儿,就经常能接着昭仁殿送来的赏菜。

    这是皇帝对底下人表示看重、宠爱的一种常规手段,能接着赏菜的无不以此为荣。

    进菜自然就是下面人给皇上送菜,这个一般发生在后宫。

    每到皇帝用膳的时候,某某主位小厨房做了道什么新鲜的,送来给皇帝尝一尝,说明主位心里念着皇上呢。

    说白了,算是一种争宠的手段。

    再就是阿哥和公主,也会往上进菜。特别是公主们,太朴轩距离清溪书屋不远,公主们晚上用膳经常会给帝后二人送菜,表表孝心。

    听玄烨说他中午在前面吃的时候有时候也有阿哥会进,但少一些。

    清溪书屋开始天天隔三差五就能接到无逸斋那边的进菜。

    这个沈菡就不好多说什么了,这也都是太子的孝心。就连玄烨,虽然面上不说,但心里估计对太子妃这一举动也是满意的。

    太子妃做为皇家儿媳,一进门就能专心为长辈尽孝,牢记夫妻一体的道理,帮太子维护名声,这很符合玄烨心里对太子妃一职的要求。

    进菜这样的方式也很合适,既表了孝心,全了名声,又不会打扰长辈,显得太过张扬。

    玄烨看着桌上这几道菜,虽说不合他们两口子的口味,但这份心意是好的。

    他点点头,随口吩咐顾问行“把库里去年新进的那对紫玉如意给太子妃送去,就说是朕与皇后两人赏的。”

    “是。”

    无逸斋。

    太子妃嫁进来才没多久,这么快就得了万岁和娘娘赏的如意,这说明帝后对太子妃很满意啊

    太子妃身边的人与有荣焉,整个无逸斋的宫人也都对太子妃高看一眼。

    毕竟太子妃和太子同为一体,帝后对太子妃满意,自然也是对太子满意。

    胤礽拿起这对颜色澄净的紫玉如意看了看,满意地放回锦盒中“这是去年江宁织造进给汗阿玛的年礼,价值不菲,你好好收着吧。”

    太子妃恭敬地接过来“是,妾身一定小心谨慎收好。”

    瓜尔佳氏嫁进来之后的行事,胤礽这些日子也都看在眼里。总的来说,他对这个太子妃还算满意。

    她虽然性格不够温婉,有自己的主意,但这主意都是在为他打算,替他着想,所以胤礽思量过后,觉得瓜尔佳氏这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嫡福晋不是侍妾,太子妃又是未来的国母,性子正该刚强一些,才能撑起这个位置。

    胤礽想起自己小时候对当今皇后的印象,那时的德妃母看起来只是一个温婉甜美的女子。

    但现在再看当今皇后,在园子里说一不二,处事井井有条,打理宫务,照顾皇嗣,与内外命妇应酬交际,半点都不用汗阿玛费心。

    可见在汗阿玛的心中,皇后就应该有这般能力,所以他才把德妃母培养成了现在这般。

    这一夜,太子自然是留在了太子妃这边休息。

    清晨送走太子,太子妃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太子妃的奶嬷嬷也知道主子自从嫁进来,就没有一天敢放松心神的,如今得了帝后的赏赐,太子爷看起来也挺满意,这头一关才算过去了。

    嬷嬷想了想,又提起一件事“大福晋那边”

    帝后和太子爷满意,大福晋和大阿哥可就不见的满意了,最好还是想办法解释一下。

    太子妃捏了捏眉心“嬷嬷说的是,给大嫂送张帖子。”她也该过去拜访一二。

    胤褆当然不满意

    “这老二的媳妇和老二一样,净会给人添堵”

    原本他媳妇和皇后之间好好的,也没人说他们夫妻二人不孝什么的。结果太子妃这一嫁进来,竟活生生把他们给比成了不孝,这怎能叫人不生气

    嘉慧最近也被这事儿弄得烦不胜烦。

    太子妃搞这么一出,算是彻底把她架在一个尴尬的处境里了。

    要是她不想办法表孝心,那就成了不孝,要是也跟着太子妃学,那就成了东施效颦,故意与太子妃争锋,在外人眼里一样心不诚。

    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胤褆听说太子妃明天要过来探望侄女,气道“探什么探她就是来,你也不用给她好脸色。”

    嘉慧“”

    哎,怎么能不给人家好脸色,人家是正经的太子妃啊,真是愁人。

    这妯娌两个之间的事沈菡也多少知道一点儿她这里也开始收到大福晋的进献了。

    针线、吃食、给小十一的玩具、大福晋甚至还亲手给花花朵朵做了两个小项圈,很可爱,很精致。

    不过沈菡一贯觉得猫咪是不爱穿衣服的,所以只是看了看就叫人收起来了。

    紫裳拿出花花和朵朵专属的小箱子,一边收东西一边道“奴婢看大福晋和太子妃是不是”有点儿杠起来的意思

    是啊,可不就是有点妯娌相争的意思了。

    沈菡揉了揉额头,果然人一多,抬脚动腿都是事,以往只有她自己的时候园子是多么清净。

    想起马上要嫁进来的三福晋、四福晋,以后要嫁进来的五六七八九十福晋

    啊好头疼。

    大福晋和太子妃这个事很不好解决。

    沈菡看得出来,太子妃并不是故意要和大福晋相争才如此行事的,完全就是因为二人的身份不一样。

    大福晋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福晋,她的生活重心主要在后院里,没人会整天盯着她一个内宅妇人都在做什么。

    她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故意搞出一些残害皇嗣之类的恶事,那就没人会指摘她。何况她本身做为庶长媳,行事低调一些反而更好。

    但现在偏偏空降了一个卷王太子妃。

    太子妃这个位置本身就是带有政治意义的。

    瓜尔佳氏担了这个名分,就不能无为而治,必须有所作为才能令所有人满意,所以她也不能因为顾忌大福晋,就缩回后宅去。

    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大福晋是太子妃的弟妹,那么太子妃做为长嫂,还是未来国母,行事高调一些,对弟妹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她仍然可以默默无闻待在后宅里。

    偏偏,大福晋才是这个长嫂。

    实验组与对照组啊

    大福晋现在也不得不体会大阿哥从小的尴尬了。

    沈菡想来想去,都觉得这对大福晋和太子妃来说,根本就是个无解的问题。

    太子妃是必须努力做到令皇上太子以及朝臣满意的,而大福晋要是跟着做,那就成了和太子妃打擂台,不跟着做,就会被对比议论,简直不能更惨。

    沈菡犯愁地和玄烨嘀咕一通,倒在他的怀里仰天长叹“怎么办啊做婆婆好麻烦呀”

    她既不能和太子妃说“你别卷了,在屋里待着就行”,也不能和大福晋说“她卷她的,你看着不用管”。

    玄烨原本回来后看她愁眉苦脸的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就是这么点小事“这都是她们小辈自己的事,她们尽孝心,你只管高坐接着就行了,剩下的让她们自己解决。这点小事哪里还用得着你这个皇后操心。”

    他觉得菡菡可能是这段时间太闲了,没事干太无聊,才会在意这些小事。

    “老三和老四的婚礼就在眼前了,我看你还不如操心操心这个。”

    沈菡闷头想了想“嗯”

    其实她本心里还是希望一家人都能和和气气的,不要闹矛盾,希望畅春园能一直保持稳缓平和的环境,这样她生活才舒服。

    不过玄烨说得也有道理,晚辈之间的问题,应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学着解决。她是长辈,只要看着别出大事就行了,胡乱干涉只会起反作用。

    “你说得对。”

    她还是先观望一下,交给两个年轻人自己去磨合吧,要是最后实在解决不好到时候再说。,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