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沧海藏龙文集 > 田世国为什么会感动中国

田世国为什么会感动中国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沧海藏龙文集 !

      我这已经是第三次观看央视播出的2004“感动中国”候选人的故事。

    每看一次,便要泪流满面,我敢说任你是铁石心肠的人,听过或见过发生在2004年9月有关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断然不会熟视无睹,定当被齐鲁大地的这位铮铮汉子捐肾救母的壮举,让灵魂受到一次触动、震撼。

    田世国之所以入选2004“感动中国”候选人,是因为虽说亲人间通过捐献器官延续病人生命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但绝大部分的病例却是父亲或母亲捐肾给年幼的子女,或是兄弟、姐妹间捐献身体器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至仁至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仅38岁的田世国在自己生命周期的巅峰将肾捐给了年届68岁的老母,像他这样晚辈捐肾给年迈的长辈,慢说在我们中国尤为罕见,就是在世界也实属少有。田世国的义举,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孝敬长辈的优良传统,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解读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我们的生命是父亲母亲给与的,作为儿女,我们能给与他们什么?”田世国这番听似平常其实蕴藏丰富内涵的话语,给我们诠释了“孝道”这两个久违的汉字。何为“孝道”?“孝道”是人类繁衍的起码伦理、道义,是对于父辈舐犊之情、养育之恩的无偿回报。“孝道”既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又是无法重复的幸福。“孝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或许会在直到中央电视台正式向国人宣布田世国把自己的肾脏换给了重病的母亲并成为2004“感动中国”新闻人物的一刹那,喜获重生的母亲会如梦方醒,最终完全破解这个被儿子隐藏很久的秘密。然而,围绕着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整个过程,这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情节,包括那个伟大而善良的“谎言”(母亲宁愿一死,也不情愿接受儿女捐肾,于是儿子谎称是他人肾源。),和田世国“只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生活在幸福里。”的祈愿,已经宛如缕缕春风,悄悄温暖、打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弦,且同时成为佳话,在勃发着绵绵春意的我们中华大地传诵。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会让一个儿子这样不惜自己的健康,为母亲的生命的延续作出如此巨大的精神和身体的奉献?究竟是什么维系着中国传统的家庭稳定与亲密,包括田世国的妹妹,还有与田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儿媳,田世国的爱人都挺身而出要求与母亲进行抗原配型,以捐肾救母?

    我想,电视屏幕上田世国那些发自肺腑的声音才是最好最有说服力的答案——“刚刚知道母亲得了尿毒症晚期,当时这一天对我和我们全家来讲,是黑色的。当时听完以后,真的天塌下来的感觉,无法想象我们家我妈会得这个病。”

    “真的不想再想了,那一刻我现在一想就受不了。同爱我们的母亲,操劳一生,她得了这种病。”

    “我妈是0型血,0型血在我们国家是非常难配,几乎不可能的,几乎是不可能了!我妈等不起,透析一天就受一天罪,太受罪了!透析,如果她等个半年一年,连医生都没有把握,我妈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换肾是唯一的出路,那在肾源上来讲呢,我说要等是很麻烦的,我想不如我把我的肾给妈。”

    “我在心里想着说妈你要坚持住,你只要给我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我一定要救你,我一定把你救活,让你多活几年”

    我想,此时此刻再美好的语言文字与田世国的上述话语比起来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爱,这就是人间什么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母爱、亲情与血缘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这就是一个儿子对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有道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味到这诗句的深刻内涵。然而,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够参悟得透?又有多少人能够用心去体会这人世间博大深沉的父母之爱?

    我们不禁又想问,一个家庭内部的举动为什么会引起社会上如此强烈的反应?个人的行为之中到底蕴藏着怎样丰富的社会的内涵?田世国能让中国感动的到底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感动?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放在每个关注当今人文环境的思考者面前是很容易解读出来的。

    由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不禁使笔者联想起去年下半年的两则报道——

    2004年9月20日,上海复旦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陈平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题: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其实在题目布置下去的时候我已经想到结果可能不会太令人满意,但是没有想到事实比我想象得更要糟糕”陈平老师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布置这个作业的前前后后:“两个班共有104个学生,完成作业的,也就是说亲手给父母洗了脚的只有24人,然而这24人中通过给父母洗脚有所收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仅有15人”

    2004年(10月6日成都晚报)成都市律师李宗发向省人大提交了一份四川省父母子女家庭关系规定即孝法的立法草案建议,希望为孝立法,让子女尽亲情孝敬、奉养义务,要求国家、社会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无独有偶,江苏一个人大代表也疾呼要求惩治不孝顺父母者。

    既然“孝道”这个词离现在的孩子们如此遥远,既然晚辈对长辈的孝道已经迷失到需要“立法”的田地,我们便不能不为田世国的义举而震撼,而感动;既然我们已经无法考评对朋友、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与道义在年轻一代身上究竟还保存着多少,那么我们便不能不为田世国的义举而感叹,再感叹!

    依我说,年轻的一代对“孝道”的漠视固然令人震惊,那么,杨秀珠这类层出不穷的巨贪以及近期东北某银行亿万巨款不翼而飞的触目案件,难道不是导致年轻的一代人格扭曲、追求与理想错位迷失的“楷模”么?利欲熏心、权钱交易,腐败堕落已经到达无以复加令人发指的社会黑流,难道不是对田世国精神的亵渎么?

    田世国,谢谢你!

    壮哉,田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