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八一二 不要动他

八一二 不要动他

作者:白色草原上的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搞化学的不能惹 !

    世事如棋,变幻无常。

    大清复辟折腾了几天,八字一撇没写完,突然无声无息了。

    俗称辫子军的长官张勋更是突然宣布下野,当寓公去了。

    一个大家都不熟悉的名字当上了武卫军长官。

    老百姓都不大注意这个名字,反正谁当和他们关系不大。他们只知道,不用挂龙旗了,不用担心留辫子了。

    可常中正这一番操作,却震惊了几方面的大佬。

    京城的老黎佩服不已,年纪轻轻的一个人,硬是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把这一场危机轻轻松松的化解了。

    人才,绝对的人才!

    广州的一山先生、老廖、老胡更是目瞪口呆,他们只出了区区十万元,根本没抱什么希望。

    结果,结果呢?这小子愣是把事情办成了。

    从此,他们的势力正式踏入京城,在华夏的政治中心也有了自己的队伍。

    “此人可堪大用,乃吾等之幸!”

    一山先生心情大好,深深的记住了这个人。

    上海的张人杰一帮人更是开怀畅饮,这宝押对了。

    “小常不简单,假以时日,必成巨擎!”

    张人杰等人笑逐颜开,他们似乎看到了,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靖安的刘大双哭笑不得。

    李秋雨坐在他的对面,桌子上放着几页纸,正是最新的情报汇总。

    “司令,此人是否就是您要我们注意的那个人?”

    李秋雨小心翼翼地问。

    他有点不满意自已,司令交待的事情竟然没有好好完成。

    刘大双把常中正的资料仔细看了几遍,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他关注的那个人。

    籍贯、履历都对得上。

    浙江人,曾留学东瀛,是上海青帮大佬的得意门生,也是浙沪财团力推的人。

    这家伙不是应该在上海折腾金融吗?然后应该南下广州,投奔一山先生才对呀?

    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在京城,不出手而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张勋的武卫军就这么纳入了他的手里,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刘大双心里是真的佩服,和这些牛人相比,自己真的差的远了。

    仿佛是上天选定的,这些个牛人注定要在历史进程牛掀起滔天巨浪。

    “司令,要不要……?”李秋雨轻声说道。

    他的眼睛里泛起一股子杀气。

    他就是干这个活的,凡是挡路的、碍事的,能抹了就抹了,以绝后患。

    刘大双没出声,也没有任何表情。

    京城里突然多了一股同盟会的力量,对保安军是有威胁的,也对目前和东瀛人的战争有一定影响。

    他已经注意到,同盟会的势力悄悄的扩张的很快。

    大张旗鼓的北伐占了湖南,现在又转向江西、福建。

    陕西的大半,也尽属同盟会。

    有情报显示,同盟会正在和广西老陆接触,双方最近来往频繁。

    保安军已经撤出了归绥和五原,全部兵力向辽东半岛集结。

    老阎的晋军跨过黄河,接手了归绥和五原的防务。

    这家伙也是老同盟会员,虽说后来归顺了北洋军,可那是慑于老袁的势力。

    现在老袁归西,北洋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争斗,难免老阎不生异心。

    忙乎了十多年,自已也没占多少地盘,净是些穷乡僻壤,地广人稀的地方。

    人家同盟会可是占着的都是好地方。

    湖广熟,天下足!

    这可是自古以来老祖宗的说法,不是瞎说的。

    牛逼哄哄这么多年,还真的没捞着多少实惠。

    刘大双突然笑了!

    罢,罢,罢!

    不考虑这些了,打败东瀛军,给华夏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自已就算完成任务了。

    他相信,凭着华夏人的勤劳、智慧,用不了几年,华夏就将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至于常中正,他不想去动他。

    他已经想明白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是无法阻挡的。

    这个人是个民族主义者,就凭这一点,也该留下。

    另外,刘大双隐隐觉得,这个人也许是块磨刀石。

    只有他的存在,才能够磨砺出一大批华夏英才,那才是华夏的希望,华夏的未来。

    自已就是一颢流星,划过夜空,释放出一瞬间的璀璨,便该旧隐了。

    年纪不少了,也该找个媳妇儿了。

    “秋雨,不要动他!”刘大双简短地说了一句。

    李秋雨有些诧异,这和他预想的不一样。

    不过,他从刘大双眼睛里看到了一片祥和,一丝欣喜和希望。

    “是!”李秋雨轻轻地答应了一声。

    他知道,这个常中正起码不用担心他的脑袋是否搬家了。

    至于刘大双怎么想的,他不会去问。

    他只知道一点,他是刘大双的爪牙、耳目。

    平日里竖起耳朵,瞪大眼睛,需要时,坚牙利爪便毫不犹豫地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