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1994 > 第48章 好滋味酱肉厂

第48章 好滋味酱肉厂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重生1994 !

    第四十八章好滋味酱肉厂

    口感好、质量过关、价格实惠,叶国涛就不相信,这么好吃的熟食品会打不开市场!

    至少在眼下的时代里,整个食品行业里拔尖的翘楚只有一家双汇集团,放眼望去,全是小打小闹。

    金锣去年刚刚起步、龙大也将会在今年组建成立。

    发财要趁早,叶国涛要把好滋味集团做成熟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

    办公室里,叶国涛召开了第一届领导层会议,参会人员有:

    老板叶国涛、产品包装组、产品加工组、销售组、人事组四大组长。

    为何要用组,而不用部门称呼呢?

    说起来也是寒酸,集团名头叫的响亮,但外强中干,原有员工二十六人,加上刚收购的秦家烤肉作坊员工,一共才三十九人。

    三十九人是整个酱肉厂所有员工。

    四个组长手里拿着笔记本,聚精会神的听着领导训话。

    叶国涛的年级比在场年级最小的组长也要小一旬,虽然年轻,但是没人敢看轻他。

    “各部门统计一下人员缺口,明天下午之前,让人事部汇报一个具体数字给我,另外,质检部门的部分商标已经申请下来了,生产组要尽快组织人员投入生产,拿出现货,还有销售组,联系外面供货渠道,十天之内,我要看到咱们家的产品出现在小卖部、超市的货架上。”

    “同志们,我们的酱肉厂刚刚起步,各方面都在完善,各位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我希望看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我给大家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半个月之内,各部门人员组建完毕,一个月之内打通销售渠道,三个月看到盈利!首季度利润十万!大家有没有信心?”

    叶国涛说完之后,会场鸦雀无声,四个组长面面相觑。

    他们都知道老板野心勃勃,是个敢于冒险、富有激进精神的狠人,但是没想到的是,老板的胃口居然这么大!

    谁都不说话,是被叶国涛的小目标给吓到了。

    怎么都这么怂?幸好当初没定一个亿的小目标,不然全得吓出心脏病来!

    “老板,不是我们泼冷水,只是,您这个目标实在是有点儿、有点儿不切实际……”销售组组长面露难色。

    “是啊,老板,咱们工厂一共就三十九个人,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光是生产熏烤这边,就得五十人才能运作。”

    “缺人、非常缺人……”

    “况且,在没有打开销售渠道之前,贸然投入生产,我担心会形成产品库存积压现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亏损。”

    员工的想法跟老板之间总是会有一点出入的。

    在他们看来,能在一个月之内,把人手筹备到位就已经非常好了。

    尤其是销售渠道开拓,更是需要一批头脑灵活,口条顺溜的业务员去一家家的跑渠道,如何让人家商店肯把咱家产品摆在货架上销售,这是一门斗智斗勇的学问。

    如果这门学问简单的话,大学也就没必要开一个市场营销专业了。

    没有销售渠道、没有人手,这是问题吗?

    不,至少在叶国涛眼中,这都不叫事儿!

    回想起上辈子刚创业那会儿,自己曾经拿着自己的产品,全国各地挨个超市去推销,在街头上拉住一个人就向他们宣传自家熟食品,那还是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硬生生的在双汇、金锣等知名食品企业的围剿厮杀下抢来一口肉!

    而如今,要政策有政策、要机会有机会,相比起上辈子的狗拉爬犁式的艰难处境,这一世仿佛是坐在奔驰车上创业!

    条件这么好,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

    这些心里话,他不能当着任何人去诉说,所有人都把他的话当成了吹牛皮。

    叶国涛笑道:“你们能看到这些问题,就说明富有自知之明,大家是不是在心里认为,我是在吹牛呢?”

    “没有,没有!没有的事儿!”

    四个组长一口否认,不能承认。

    “我刚才说过了,明天上午,人事组把统计出来的人手缺口汇总给我,三天之内会有员工到位。”

    “三天?社会招募来不及吧?”

    叶国涛摇头。“不,我不从从社会上招人,有关部门的领导跟我打过招呼,会给咱们厂安排一批退伍军人,那边需要一个具体数字,等到人手齐全之后,培训完了,可以直接上岗。”

    牛爱国给了叶国涛两个选择:

    一是从其他国企工厂安排下岗员工,实现再就业。

    二是将转业的退伍军人安置到酱肉厂上岗。

    叶国涛没有丝毫犹豫,果断选择了后者。

    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交给市场主导,国有制企业在经济浪潮中遭受严重冲击,僵化的官僚化体系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亏损和效率低等种种原因之下,终于在九十年代,迎来了大规模国企改革,国有企业重组为私人承包,“国退民进”,继而导致了波及全社会的下岗浪潮。

    在九十年代的春晚里,黄红表演的小品中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咱们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听起来豪言壮语,可这意气风发背后,则是一代人不愿再去回顾的记忆。

    在下岗浪潮中,尽管有一部分人混出了名堂,可更多的人则仍是在温饱线挣扎,苦苦等待有关部门的上岗安置。

    叶国涛对此深有感触,父母也是因为下岗而被迫走上了开饭馆的求生之路。

    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讲,相比起良莠不齐的下岗职工,叶国涛更青睐招募训练有素的退伍转业军人。

    九十年代,改革的不仅仅是经济,因为亚洲西部的一场信息化、立体化的沙漠战争,1:的战损率震惊世界,更是让尚沉浸在反思对越战争胜利的咱们国家如梦初醒,开始了对部队的全面信息化革新。

    会有相当一部分军人脱下军装,回归社会,将省下来的“人头费”会投入到高新技术的研究中。

    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剧情背景正是在这个历史事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