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80.第80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80.第80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农妇山泉有点田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V章购买低于50%的72小时内只能看防盗, 买够了的清缓存试试

    哪怕明知道这应该是那个阿水叔用来劝服安氏的借口,但话里的道理却没有错。这个家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没有一个持续的、稳定的经济来源,根本养不活这一家四口。现在还可以从山上寻摸点儿东西勉强果腹, 等到了冬天, 要怎么过下去?免不了饿死冻死的下场。

    安氏天真的相信只要治好了齐老三的病,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因为她见识不多,依赖心又强, 想不到长远。上回为了给周敏抓药用掉了积攒许久、本来要给齐老三抓药的铜板, 安氏就已经对周敏不满了, 这也是此次她会不跟周敏商量就应下阿水叔的原因。

    可是周敏知道,莫说这十几个铜板抓的药根本不可能治好齐老三的病,就算真的能治好,情况也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齐家原本的日子没有那么难过。虽然也不富裕,但齐老三没病的时候, 在这万山村里, 也算是不上不下的中等之家,有十几亩田地,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还能攒下一点薄薄的积蓄。但齐老三身体本来就不算强健, 去年冬天跟着人进山开荒受了寒,加上积劳成疾, 竟一病不起。一开始只是熬着, 后来见实在不行了, 才开始请医问药, 但也没什么成效。

    一来二去,原本的伤寒竟生生拖成了咳疾,也将齐老三的身体彻底拖垮了。

    春天时他还挣扎着下地,将家里的田土都种上了庄稼。但过度劳累的结果就是病情加重,为了给他治病,家里的积蓄耗光,没办法只能将田地连同上面的庄稼一起卖了,好歹拖到现在。

    然而如今家底已经掏空,连安身立命的土地都卖了,就是齐老三立时好了,又能如何?

    何况……周敏虽然不是很通医理,但也知道伤寒毛病虽小,但若不能快速治愈,拖下去很容易就会转成炎症。而肺炎非常麻烦,经常反复、难以根治,最后只能被拖成癌症,也就是俗称的痨病。

    莫说是这个时代,就是周敏穿来的那个世界,这种病也没什么好的治疗手段,只能用药物控制。

    而在这里,痨病是富贵病,只能好药材养着,拖延时日罢了。要指望将他治好,支撑门户和家业,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这话,她哪怕想得再明白,却也不能对安氏说。

    周敏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将心里拱着的那股无名火压下去,这才道,“爹的病当然要治,但办法不是这么想的!这点钱够干什么?就是把这大铁锅扛到铁匠铺去折价,也不止这几个铜板!再说这回卖了锅,下回你要卖什么?是卖了我,还是卖了石头?!”

    这话将安氏和石头都吓了一跳。石头小心翼翼的瞄着周敏的脸色,周敏却只盯着安氏,见她面上神色有异,心头不由“咯噔”了一声。

    她这句话纯粹是气到头上口不择言,同时也未尝没有吓唬一番安氏的意思,希望她从今往后安分些,别再给自己添麻烦。然而此刻安氏面上的神情分明带着闪躲和心虚,却让周敏疑心自己这句话或许已经戳破了真相。

    贫寒之家,卖儿鬻女原本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但如今的齐家却不同。

    一家子老弱病幼,原身十来岁的年纪便已经成了顶门立户的壮劳力,这个家实是倚赖她才能勉强过到现在的。不提骨头至亲之情,就说这离不得她的状况,无论如何也不会动这份心思。

    然而若说安氏打主意要卖的不是她而是石头,那就更无可能了。

    齐家就这么一根独苗,将来要顶香火板的儿子,安氏是宁可自己不吃饭也要匀下一口给他的,怎么可能舍得?

    “娘。”周敏沉下脸来,盯着安氏。

    十岁出头的女孩子因为营养不足,所以身材自然十分矮小,看上去又瘦又弱,按理说站在安氏这个成年人面前,还得抬起头来看人,自然会显得弱势。但此刻安氏听到她的声音,竟是浑身一颤,差点儿软倒下去。

    她抬眼扫了周敏一眼,哪想正对上周敏锐利的视线,不由微微瑟缩,有些心虚的嗫嚅着道,“我没有……”

    这个女儿的本事,她可是领教过的。

    周敏也知道自己没凭没据,追究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何况这种事,问出来了又能如何?只是平白在大家心里添了芥蒂罢了。见安氏怕了,她这才加重语气道,“这个家既然是我来当,那就要守我的规矩。我会设法养活这一家几口,爹的病也是我来想办法,但娘也该体谅我的难处。再有下次,”她盯着安氏,一个字一个字的道,“你卖了我之前,我就先卖了石头,娘尽可试试看!”

    安氏惶恐的叫了一声,对上周敏刀一般的视线,不敢造次,只能低下头去,又开始小声的抽泣。

    齐家这口十八印的大铁锅,便是“祖上曾经阔过”的唯一证据了。

    如今冶炼工艺低下,铁器自然也十分贵重。而且因为大部分的铁要用来打造兵器等物,民间流传自然更少。因此这样的大铁锅,在山村里是很少见的。

    齐家之所以会有这东西,乃是因为祖上曾经出过一个厨子。说是厨子,技艺也不见得有多精湛,不过是在这十里八乡谁家有红白喜事时请了他去做菜罢了。因为做的是几十口人的大锅菜,小铁锅自然应付不来,因此攒钱置办下了这份家业。有人来请时,便背了这口锅同去。

    对于这个贫瘠的山村,对于乏善可陈的齐家,这就算是祖上留下的唯一“传说”了,是以周敏穿过来才短短时间,也听过这段轶闻。

    正因为有这样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齐家变卖了田产,却将这口锅留到了如今。但安氏既然做了这等糊涂事,就算想留也不可能了。

    当然,周敏不可能把他拱手让给那位阿水叔。

    所以见安氏安分下来,她便招呼弟弟,“石头,走了。”

    “哎!”石头答应着,便要去拿背篓。

    周敏道,“先不拿那个,咱们去一趟小铁匠家。”

    这话一说,安氏和石头都有些惊讶的看着她。周敏磨着牙道,“这铁锅就算留不住,也不可能十几个铜子就卖出去。去请小铁匠来估个价,或者干脆融了打几样别的东西出来,不管留着用还是卖出去,总比白放着好。”

    石头闻言,立刻来了精神,大声答应着将背篓放下,几步走到周敏跟前,“那咱们这就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刚才周敏跟安氏的那一番交锋,石头自然不会不懂。虽然他并不相信周敏会把他卖掉,但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却是事实,父亲的病更是压在所有人身上的重担。

    在石头眼中,阿姐比爹娘更靠得住。

    是以方才周敏那般说,石头立刻相信阿姐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对她的吩咐自然不会有任何疑问。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但若能吃得下这份苦,有了这样的手艺活儿,日子总不至于过的太差。

    至少小铁匠家的日子要比齐老三家好得多,三间青石大瓦房齐齐整整,院子东边搭了一溜儿棚子,养了一头小毛驴,几只猪猡,并鸡鸭若干,在万山村里都是稀罕物,可见其家殷实。

    至于西边,则是小铁匠打铁的作坊。这会儿那里头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显然是在赶工。

    周敏和石头走到门口,便只觉热气扑面,皮肤似乎都要跟着烧着了。她忙侧身让了让,朝里头喊,“五哥在家吗?”

    “谁啊?”作坊里头顿时探出个人来,却只露出一个头和半个臂膀。周敏看得分明,他身上应该是没穿衣裳,想来是里头太热的缘故。她忙避开视线,道,“五哥,是我。”

    “是敏敏啊。”里头的人笑了一声,“有事吗?这里头怪热的,你站外头等一会儿,我把这个弄完了就来。”

    周敏和石头只能站在外头等。其间石头的视线一直往东边的棚子里飘,却原来是那头小毛驴就拴在外头,正悠哉悠哉的吃着青草,黑色的皮毛刷得光亮,看上去十分精神。对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的石头而言,算得上是十分新鲜的事物。每次小铁匠家的驴车出行,总能惹得一群小孩子前后追随。

    小铁匠之所以前头要加个小字,便是因为他年轻,这幅家当是才从他爹手里接过来的。这还是周敏头一回见他,不免把人打量一番。大概是常年对着火烤,他的肤色比常人更红,五官平平,个头不高,人却极壮,两个臂膀上的腱子肉便是隔着衣裳也能看得出来。

    听周敏说要将齐老三家那口大铁锅融了打别的东西,他不由大吃一惊,“那可是你们老齐家传家的东西,真舍得?”

    倒是有人在稻田里养鱼,不过数量也不多,一般都是养了自己家里吃。毕竟田鱼总带着一股土腥味,很难完全去除,远不及河鱼干净鲜嫩,卖不上价。

    石头这条鱼,就是跟人换的。

    他这段时间跟着冬叔学习,也算是有了一点进展。木匠活儿毕竟很考验手艺,所以石头目前还在学徒阶段,只能帮忙打个下手。倒是篾匠活儿,冬叔已经让他上手试做了。

    石头想着周敏之前说过想要个提篮,这样上山挖草药的时候就不用背着笨重的背篓,平常也能用来放东西,便打算编个提篮。

    村子里的人用的东西,通常都很粗糙。提篮也都是用宽大的竹片去编,也没什么花样,反正弄出来的东西以结实为主,其他的倒在其次。这样做起来也快,一个大的提篮,两三天功夫就能编好。

    但石头想着是给周敏用的,自然用了更多的心思。他还没学到在篮子上做花样的程度,便将竹片削成细细的竹丝,然后密密的编织。这样一来,花费的材料倒是不会变多,但却更加费时费力,最耗耐心。

    见他选了这种编法,冬叔也没有反对。他本来就是想让石头练手,见他不浮躁,能沉得下心来摆弄这些东西,心里自然只有欢喜的,得空还会指点几句。

    这个提篮石头编了将近十天,今日才刚编好。没等他带回家去给周敏,却被来找冬婶串门说闲话的一位妇人看重,想跟他换。

    石头本来有点嫌弃头一回练手之作不够完美,听她说愿意换,又记起对方家中正好养着田鱼,用来补身子最好,便答应了,亲自去田里抓了一条两斤多重的鱼拿回家。

    周敏看到他带着鱼回来,都惊呆了。

    她知道村前的河里没有鱼,所以之前只把目光放在山上,却是根本不知道还有人在田里养鱼,更没想到石头才学了没多久,做的东西居然已经可以换来食物。

    石头不换别的偏偏换一条鱼,个中的考虑周敏自然也明白,当下拍着他的肩膀道,“好样的石头!不愧是我弟弟,真厉害!”

    对周敏来说,处境再糟糕,也都还有办法可想,最怕的是有人拖后腿。

    但这个家里,两代男主人都很靠谱,眼下看来,帮得上忙的地方很多。而安氏虽然让人不放心,但有齐老三节制着,也就不用担心。

    石头听到她的夸奖,腼腆的抿着唇笑了一下,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了另一个东西给她。

    周敏好奇的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只竹蜻蜓。这可不是那种头上带着个螺旋桨转一下能飞的简易版,而是有头有尾有翅膀,真正是一只蜻蜓的模样,底下用一根木棍支撑着,旋转木棍,蜻蜓的翅膀便会随之扇动,模拟飞行的模样。

    “冬叔给慧慧做,我就跟着学了。”石头解释道。

    虽然已经过了喜欢这些玩具的年纪,但周敏还是摆弄了好一会儿,才收起来,“谢谢石头。”

    心里一高兴,周敏便主动接了这条鱼,打算下厨展示一番厨艺。

    虽说这村里平常也有人吃田鱼,按理说最知道如何处理,但周敏可实在不放心将之交给安氏来弄。田鱼的腥味太重,非要用很多味道重的材料才能压下去,但安氏节省惯了,显然不会舍得用。

    葱姜蒜,花椒大料,其中有些是家里本来就有的,有些则是去冬叔家讨的。乡村里邻里关系十分密切,有什么好东西各家分一下是很正常的。待会儿煮完了鱼,周敏也会往冬叔家送一碗。

    她要做的是酸菜鱼。酸菜是现成的,安氏别的不行,做这些小菜却是十分拿手。泡得十分入味的酸菜,用凉水清洗好几遍,都能闻到那扑鼻的劲爽酸味。再加上各色作料,没一会儿周敏就煮出了一锅酸汤,鱼肉还没放下去,那香味已经引得人腹中轰鸣了。

    安氏就算再觉得周敏费东西,也不得不承认她做的东西滋味的确上佳。不过她心里也有些不以为然,只觉得无非是舍得用材料,她若是舍得用,也能做得出来。

    周敏对此只是一笑置之。这种小事,没有争论的必要。

    吃饭的时候,周敏提出了一个建议,“爹,石头既然有这样的手艺,咱们不如也在周围种点竹子,反正这东西不用怎么照看,去冬叔家那边挖点竹根过来就行了。等竹子长成了,要做什么也方便。”

    反正竹子这东西长得快,两三年功夫也就能用了。那时候石头的技艺想必也磨练出来了。

    齐老三点头道,“说得是。不光是竹子,也该种几棵树,将来也有好木材能用。咱们这里最多的就是杉木和松木,回头设法弄几棵树苗来。”

    “再弄几棵果树吧,桃啊李啊杏啊什么的。”周敏说,“老费叔家的果园里就有,去找他说说。”

    这时候的市场并不发达,出售水果的还是少数。当初周敏那两背篓的猕猴桃,要不是找到邱家,摆在市场上卖,味道再好也没几个人买。就是齐老费家的果园,卖的也不是现成的水果,而是蜂蜜和果酱。

    所以,想吃水果只能自己种了。

    俗语说:桃三李四核十一。

    虽说目前齐家的状况不太好,但周敏高瞻远瞩,自然要提前做出准备。现在种下去,几年后就能有水果吃了。

    齐老三闻言微微一笑,心想就算再沉稳能干,到底还是个孩子,贪这些小嘴,但却也没有拒绝。他能为孩子们做的不多,这点小事还是能应下来的。

    再说,这种一家人一起商量将来的感觉,的确很令人心情舒畅,好像随着这些准备,未来红火的日子也都触手可及了。

    自己的病对这个家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场灾难,但齐老三却有种奇怪的感觉。经过了这么一遭之后,这个家非但没有遭受打击,反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随时都有可能重新振兴,甚至过得比从前更好。

    而这种奇怪的信心,竟然是从一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身上感觉到的。

    屋子里本来就暖和,喝了热水之后,更是从里暖到外,没一会儿,周敏就感觉出了一身的白毛汗,昏沉的头脑似乎也轻松了很多。

    到了下半晌,她又回房间去睡了一觉,再醒来时,便感觉好多了。至少嗓子里没有卡着东西的感觉,头也不疼了。虽然手脚还是有些发软,但这是生病的后遗症,过一两天就好了。

    一拉开房间门,周敏便闻到了一股很浓的香味。

    这香味是如此的熟悉,周敏深吸了一口气,立刻判断出来,这是鸡汤的香气!

    对从前的她而言,这东西自然算不上多难得,经常都能喝到。但自从穿越到这里之后,连肉味都没怎么尝过,鸡汤自然更不用提。

    以至于这会儿周敏闻到这香味之后,只觉得嘴里口水分泌得更多了,连胃部也被这香味勾得隐隐作痛。

    真的,不是几个月都没吃过肉的人,体会不到她这种感受。

    她两步跨出屋门,就见一家人都在,炉子上则炖着陶锅,正咕嘟咕嘟的冒着,周敏闻到的香气,就是从里面传出来的。

    居然听到开门的声音,安氏回过头,看见周敏,便道,“醒了?鸡汤也刚熬好,洗漱完就可以开饭了。”

    说着就要起身给周敏倒水,周敏连忙上前几步拦住,自己动手倒了水,拿了帕子洗脸,又用柳条漱了口,然后将水泼在门口。弄完了回来,这边碗筷已经摆好了。

    椅子仍旧是空着的,周敏在上面坐了,见安氏揭开陶锅的盖子,那股本来就已经很浓的香气越发馥郁,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才问,“这鸡是从哪里来的?”

    “就是咱们自己养的。”安氏道。

    周敏闻言不由有些惊讶。她虽然看似撑着这个家,但实际上,周敏没做过当家主母,更没有做一家之主的经验,在很多细节处自然兼顾不到。毕竟日常的琐事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那些小鸡买回来之后,一向都是安氏和石头在照顾。因为有鸡舍,所以放出来的时候也少。毕竟他们家又没有院子,一不小心就会跑出去,万一被人捉住吃了,连个证据都找不到。

    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这些鸡也已经长大了。她忍不住看向石头,问,“我都忘了问,这些鸡养得怎么样了?”

    “死了两只,剩下的五只小公鸡,两只已经打鸣了。三只小母鸡还没下蛋。”石头道。

    那看样子这锅里就是打鸣的其中一只了。周敏不由有些可惜,“现在还不大吧,怎么就杀了?”虽说是很久没有吃过鸡肉了,但是对这个家来说,这可都是财产,能换钱的!

    周敏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更习惯了这种斤斤计较,什么都要省着的想法。

    石头不说话了,却是安氏嗔怪道,“那还不是因为你这个阿姐生了病。这鸡可是石头自己抓了杀好的,就是为了让你补补身子。”

    周敏闻言,不由有些尴尬,下意识的看了齐老三一眼。

    这位才是真·病号呢,而且还是一家之主,都没有获得杀只鸡补补身体的待遇。虽说石头想着自己这个姐姐,周敏很高兴,但亲爹还在这儿呢,她怎么可能不心虚?

    齐老三笑道,“你这段时间为这个家操劳,大家都能看得见。接下来也还要靠你撑下去,你可不能倒下了。”说着夹了一只鸡腿放进她的碗里,“吃吧,好好补补。”

    另一个鸡腿则被安氏夹到了石头的碗里,石头要让给齐老三,被他拦住了,夹了一只翅根,“我吃这个也是一样的。”

    鸡腿才啃完,周敏碗里又多了一只翅膀,翅中和翅尖并没有被分开,安氏将另一只夹给石头,嘴里道,“吃个满山飞,以后进山就不怕了。”

    吃完了鸡翅,又是鸡爪。这叫抓钱爪,同样寓意吉祥。

    一只小公鸡实在没多大,你一块我一块,没一会儿就分食干净了。周敏咂摸着啃得干干净净的骨头,想起上辈子自己吃个肉还要挑三拣四的场景,心中不由唏嘘不已。

    不过她也没有气馁。无非是肉,住在村里还可以自己养,等条件好些,到时候要吃多少就有多少,很快就能恢复那样的奢侈了。

    最后鸡头被分给了齐老三,这叫“凤点头”。

    吃完了肉,每个人又满满的盛了一碗鸡汤泡饭。安氏汤放得多,剩下的明早留着熬粥,虽然没有肉,但滋味绝不会差。

    这是周敏穿越之后难得吃得满足的一顿饭,放下碗时,她才总算想起了正事,“对了,那两只兔子呢?养得怎么样?”

    “都长大了。但只有两只,要留着配种。”石头认真的回答。

    周敏抽了抽嘴角,她并没有打算吃兔子好么?虽然兔子的确很好吃没错……她将脑海中的干锅兔肉红烧兔头都拍开,对石头道,“我只是想说,头一回配种,最好养到六个月再说。冬天太冷了,开春再配种,小兔子也好养活。”

    石头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第二天早上,周敏又收获了另一个惊喜。那三只小母鸡中,有两只都下了蛋。虽然个头很小,其中一只外壳甚至是软的,若不是石头眼尖时捡了起来,肯定会被踩破,但不管怎么说,这意味着以后就会有鸡蛋了!

    而这两只鸡蛋,也被煮成荷包蛋,放进了周敏的碗里,让她越发惭愧。

    ——自己不过是一次小感冒,居然也享受到了跟现代是生病差不多的待遇,又是鸡汤又是鸡蛋。但她才开口推辞,齐老三就道,“这是石头的意思。你以前不是说过,这些鸡是给他的,随他处置。他让你吃,你就吃。”

    于是周敏一边心下惭愧,一边还是不免受了这份好意。

    她在现代的时候是独身子女,没有感受过有兄弟姐妹的感觉,只是听同学朋友们提起,大部分都觉得家里多一个孩子就是来跟自己争宠的。穿越后多了个弟弟,虽然作为成年人没什么争宠的意识,石头又懂事,周敏也不觉得弟弟讨厌,但的确没有太多感触。

    然而日久见人心,这种时候才显出来,有个贴心的弟弟有多好。

    亲弟啊!

    周敏穿好衣服下了床,打开窗户,一股清新寒凉之气扑面而来,她看着眼前的一片白色,深吸了一口气,冻得从里到外打了个哆嗦,整个人彻底精神了起来。

    她呵了一下手,连忙将窗户关上。

    梳了头推门出去,外间的屋子里已经烧起了炉火,暖融融的。安氏和齐老三坐在火炉前小声说话,周敏在门扉“吱呀”的响声中,恍惚听到了“齐阿水”三个字,回身把门带上时,便忍不住问,齐阿水怎么了?”

    “前头那件事,几位族老不是罚他进山去烧窑吗?几个年轻人昨天就去了。”安氏头也不回的说,“没想到才进山头一晚上就下了雪,怕是要难捱了。”

    山里的土窑旁边虽然也修了屋子,但肯定不如村子里的结实防寒。而且这个天气,他们还要进山砍柴烧窑,辛苦自不必说。

    去年齐老三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轮到他入山烧窑。

    因为感冒,周敏差不多快把这件事忘记了,听到安氏这么说,顿了顿才道,“年年都有人进山烧窑,总是要捱过来的。齐阿水那种性子,就该磨一磨。”不过,就怕他没把好逸恶劳的性子磨去,反倒在辛苦之中生出怨怼来。

    这后面一句话周敏没说,但她觉得,以齐阿水的品性,可能性还真不小。

    但这番话就不需要说出来危言耸听了,反正等齐阿水从山里出来,怎么也要到明年春天,到时候再说。

    然而周敏没想到,齐阿水这不安分的性子,那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安分,都会惹出事来的。才又过了两天时间,某一天晚上,她就忽然被吵嚷声惊醒过来。

    匆匆忙忙的穿好衣服推门出来,就看到齐老三和安氏站在院子里,正往屋后山上的方向看去。

    周敏跟着抬头一望,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因为下了雪,从村子里看,远山到处都是一片淡淡的青白色。而现在,光线暗淡的夜色之中,那一片灰白之间,却有一条火线正熊熊燃烧着,看得周敏心头发慌。

    “这是……”她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有些疑惑的开口发问。

    齐老三眉头皱得紧紧地,“是火烧山!”

    冬天是万物枯寂的季节,山上的草木大部分都会因为新陈代谢而枯死,也就很容易被引燃。有时候甚至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无声无息的烧起来。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生活在山村里的人们自然是严防死守。

    毕竟这片山脉是他们赖以生存之地,许多东西都必须要从中取得,而且一方水土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对整个村子的影响都非常大,一旦被大火焚烧,没有个三五年是缓不过来的。

    “我要上山去看看。”齐老三转过身道。

    安氏连忙道,“这大雪天的,你身体还没好,去凑什么热闹?村子里其他人自然会去。”

    的确,之前周敏听见的鼓噪声就是村人们发出的,众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手上都带着铲子等器具,在被白雪映得微微发亮的夜色中呼朋引伴,赶往火势烧起的方向。

    齐老三道,“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出了这种事,咱们得去看看。”

    “我去。”周敏回过神来,连忙道,“爹和娘留在家里吧,我跟着去看看就是了。那么多人,想必再大的火势,也能很快扑灭的。”

    “你也正病着。”齐老三咳嗽了两声,“我是长辈,应该我去。”

    周敏却没有跟他争执的意思,摸黑进了屋,凭着记忆抓起铲子,走出来道,“只是一点风寒,而且早已经好了。我这就去了,很快回来。”然后不等齐老三回答,便匆匆离开,汇入了人流之中。

    她的判断并没有错,因为前两天下的雪还没有融化,所以火势虽然看着吓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而且从周围铲雪灭火,也十分方便。万山村是大寨,村里几十户人家,人手众多,没多久就将大火扑灭了。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