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86.第86章 孕期综合症

86.第86章 孕期综合症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农妇山泉有点田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V章购买低于50%的72小时内只能看防盗, 买够了的清缓存试试

    因为这些缘故, 村子里很少发生盗窃之类的事。偶尔出现,反倒多在白天,因主人自己疏忽, 门户不谨才出事。

    所以这天晚上, 半梦半醒间听到自己的屋门响动,周敏一开始只以为是家里睡起夜,然而迷迷糊糊翻个身,即将再次睡着的瞬间,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她陡然惊醒了过来。

    石头的房间与烧炉子的起居室相对, 也开了门。夜里如果有人起来, 也该走那扇门,即便走这边, 也不可能需要开她的门!

    虽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进贼这种事,但周敏还是谨慎的选择了按兵不动。她在暗夜中睁开眼睛, 那门扉被推开的声音越发清晰,大概是为了尽量不惊动人, 所以对方推门的速度很慢。

    这就更不像是家里人了。

    一旦确定这一点, 剩下的答案也就不是那么难猜了。财帛动人心,被白花花的银子晃了眼睛, 所以上门来刺探, 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周敏躺在床上, 开始思量自己改如何应对。

    房间里杂物很多, 但床上只有衣物,要从中寻觅出一件趁手的武器,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周敏思量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前两天安氏钉完被子之后,没有将剪刀收起来,就随手放在了床头的柜子上。

    她做出受惊翻身的样子,顺手在柜子上摸了一把,果然找到了剪刀,立刻一把抄在手里,缩了回来。

    开门的声音瞬间消失,过了好一会儿,听见她的呼吸声仍旧平稳,对方才继续推门。

    周敏紧紧攥着剪刀,努力让自己的呼吸绵长而平稳,没一会儿,房门被彻底推开,走进来的脚步声虽然轻,但在黑暗中却十分清晰,从门口一路到了床头。

    这个距离太近了,周敏的心跳陡然剧烈起来,她费尽力气才稳住了呼吸,没有露出破绽。好在对方并没有节外生枝的意思,很快,她就听到了轻轻翻动东西的声音。

    周敏睁大了眼睛,黑暗中只能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影,弯着腰在柜子里翻找。

    后来周敏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在那一瞬间是怎么飞快做出决定且将之实施的,意识到这是最好的机会,她甚至没来得及仔细的想出个稳妥之策,身体已经率先做出了反应。

    她从床上飞扑过去,正好压在了来人身上。虽然如今这具身体才十二三岁的样子,又瘦又小,没多少重量,但这么“从天而降”,对那人也是个不小的负担。何况他本来就弯着腰,周敏这一撞,正好让他的腰撞在柜子壁上,发出“嘭”的一声闷响的同时,也让此人痛得出了声。

    周敏就着这个姿势,将他死死压住,让他保持着弯腰埋头的姿势,剪刀胡乱挥了数次,才找准地方,抵在了他的脖子上。

    “来人啊,抓贼啊!家里进贼了!”制住对方之后,周敏便立刻大声呼喊起来。

    听到喊声,那人立刻挣扎起来。如果只有周敏一个,他还真不怎么怕,但要是惊动了外头的人,这回就根本不可能走脱了。

    周敏已经摸清楚了,这应该是个成年男人。所以一旦他挣扎起来,瘦小的周敏几乎压制不住他。如果不是先让对方伤了一下,这个姿势又实在是不方便使力挣扎,恐怕早就被人反制。即便如此,周敏也差点儿被他甩了下去。

    她吓得也顾不上会伤到人,一只手勒住对方脖子,另一只手将剪刀又往前递了递,“别动!再动我的剪刀就扎下去了!”

    我们常用“抹脖子”来形容自杀,可见这是人体的脆弱之处。即便这入室之人不懂什么颈动脉,也知道自己要害被人抓在手里,顿时僵住,不敢再动。尤其是察觉到剪刀尖已经刺破皮肤,开始往外流血,他更是又惊又怕。

    入室为盗,就算真的被刺死了,那也是有理没处讲。

    察觉对方老实了,周敏又开始扯着嗓子喊。万山村的房屋建得稠密,每家每户之间不过数米的距离,这会儿左邻右舍已经被惊动起来,片刻后她更是听见石头在外头叫自己,“阿姐?”

    周敏在让石头进来和嘱咐他老实待着之间略略犹豫,便下定了决心,“石头,有贼进家来了!你进来替我按着他!”

    石头虽然才十岁,但身高已经跟周敏齐平,力气也比她大。两个人对付一个成年人,总会容易些。再者,她毕竟是未婚的女孩子,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待会儿被邻居闯进来,看到自己压在一个男人身上,到底不好看。万一再被人反咬自己是与人私会,那就更说不清了。

    石头很快走了进来,周敏想了想,又改了主意,“门背后挂着绳子,取下来先捆了他的手脚!”

    等那人的膝盖以下都被捆住,两条胳膊也被拉出来绑好,石头又把人压住,周敏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举着剪刀的手居然已经僵住了,而且还一直在发抖。

    松手的时候,她甚至感觉到了剪刀从肉里撤出来的滞涩感。

    “他脖子受伤了,你把人提出来,免得血污了衣裳。”周敏后退两步,靠在床头上,又吩咐道。

    但不等石头把人拎出来,外间已经点燃了松木条照明,同时一群人齐齐涌了进来。

    周敏这才忽然感觉冷,然后意识到自己现在只穿了中衣。虽说这衣服也不暴露,但就像现代社会很少会有人穿着睡衣出门闲逛一样,毕竟不太合适。

    她伸手往后一捞,将被子捞过来盖在了自己身上,这才有了一点安全感。

    索性被绑起来的人太夺人眼球,所以也没什么人注意她的动作。已经有两个人上前代替了石头的位置,将那人拉了出来。然后周敏便听见有人惊呼,“齐阿水!”

    她连忙抬头看去,果然,那被抓住的倒霉小贼,不是齐阿水又是谁?

    这会儿的齐阿水十分狼狈。手脚都被捆着,连站都有些站不稳,只能任由左右两边的人扶着。衣裳和头发也有些凌乱,但最触目惊心的,还是他衣襟上的一大片血迹!

    到这时候,才有人游目四顾,很快看到了周敏抓在手里的剪刀。然后小小房间里立刻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周敏视线一扫,在人群中找到了齐老三和安氏,这才扬声道,“今晚齐阿水入室行窃,已经被制服了,多谢各位乡邻过来帮忙!石头,你现在就去把族老们请过来,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但其他时候,周敏已经非常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了。

    她在温暖的被子里翻了个身,听到外间有细微响动,便知道是安氏已经起来了。所以虽然看着外头的天色仍是昏昏的,并未大亮,她还是坐了起来。

    被子一掀开,冷空气便钻了进来,周敏不由缩了缩脖子,手脚麻利的穿上衣服,跳下床之后,先整理好了床铺,又梳了头,这才开门出去。

    安氏正在引火生炉子。入冬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单薄的衣物已经不足以御寒,所以要开始烧炉子取暖了。

    说是炉子,其实是用自家烧的红砖砌成,分成上下两层,中间以铁条隔开,上面放柴火,烧过之后的火炭碎落到下面一层,便能保证燃烧的过程中氧气充足。

    这样的炉子引火时也很容易,先点燃了火绒,然后将一把松木片凑过去引燃,放入炉中,再放上松枝和细树枝,等燃起来之后,便可添入木柴了。红砖传热,火旺旺的烧起来之后,屋子里便开始暖和起来。

    周敏烧了水洗脸,这才问安氏,“石头又上山去了?”

    “说是准备的干草还差些,趁着还不算冷,再去打一点。”安氏道,“一早就去了,劝也劝不听。”

    周敏闻言,心下也只有无奈。早知道石头的责任感那么强,她当时是不会将那十只小鸡和两只兔子交给他的。现在他是把它们看得比什么都重,自己忘了吃饭都不会忘了它们的。

    不过转念你想想,有责任心总比做甩手掌柜好。反正周敏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有一两件事让他操心,也不是坏事。因此她收敛了心思,转头对安氏道,“娘,今日咱们把谷子都舂出来吧?”

    秋天的时候忙着囤积过冬要用的东西,因此舂米也只是吃多少临时舂多少,现下入了冬,不方便出门,到可以把这些事都安排起来了。

    安氏也已经习惯了家里诸事由周敏安排,她只听令行事。端了水去给齐老三洗脸之后,便跟周敏一起将石臼石杵搬了出来。

    这里的习俗是一天吃两顿饭,第一顿在早上九点左右,第二顿则在下午三点左右。这样可以保证一日所需,又不会浪费粮食。周敏虽然有心改变,但目前实在有心无力,只好暂且入乡随俗。

    舂了一会儿米,眼看时辰差不多了,周敏便起身去准备朝食。

    之前吃的饭,都是米和糠混在一起,现在条件稍微好了一些,周敏便打算将糠筛出来。这种“浪费”之举,安氏实在看不过去,犹豫半晌还是没忍住,开口道,“那糠又不是不能吃,村里家家户户都是这般。你如今这样抛费,却不记得咱们用野菜熬粥度日的时候?”

    周敏笑着道,“不是我费东西,这糠既没营养又不好吃,也就是填个肚子。但是我也就罢了,爹如今正病着,石头又还那么小,现在既然不缺这一口,吃一口白米饭有什么要紧?再说这糠也不是就扔了,我还有他用。”

    如果周敏说别的,安氏必定不会答应。但提到齐老三和石头,她便没话说了。但还是叮嘱道,“冬天没什么活计要忙,喝粥就成了。”

    “知道了。”既然大面上过去了,周敏就不跟她争这些小节,笑着答应了,又道,“娘之前做的咸菜已经得了,正好就着粥吃。”

    周敏厨艺还算拿得出手,但上辈子做菜那是怎么做的?所有的原材料都能在超市和市场买到,只要照着食谱按顺序放材料,火别过了,调料放得合适,基本上做出来味道都不差。

    比如这咸菜,她要用的时候从来都是直接买,至于要怎么做,那却是半点不通的。

    然而安氏却有这样一门好手艺,以至于秋天时村里好几个媳妇竟将自家咸菜送来请她做,多的材料就当做是给她的谢礼,倒让齐家能免费吃上咸菜了。

    话虽这样说,周敏还是不想喝白粥,少不得泡发了一些山货,剁碎了加入粥中熬煮。纯天然无添加的绿色山珍滋味醇厚,煮开之后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喷香之味,让人胃口大开。

    等到粥熬好了,周敏又切了咸菜拌好,石头也正好回来了,背篓里的青草堆得尖尖的,倒比他本人高出一半来,看着着实令人担忧。

    安氏忙上去接了背篓下来,然后催着石头去洗手回来吃饭,周敏则亲自捧了一碗粥给齐老三送去。

    刚刚穿过来的时候,周敏对于跟齐老三见面这件事有些排斥,这种事自然只让石头去做。上回见过之后,倒把这种心思放下了。而且她已经隐约察觉到,安氏这段时间之所以如此安分,正是齐老三暗中点拨过。

    娘靠不住,爹看起来却是个靠谱的。

    身体不好不要紧,毕竟是一家之主,有他撑着,主心骨就还在,还能压得住安氏。

    既然如此,周敏自然不吝于表现出自己对他的重视。再说,只有关系亲近了,接下来自己才有可能说服齐老三和安氏,让他从这闷人的房间里挪出来。

    ——至少这段时间,经过她的努力,安氏已经同意每日将卧房的窗户打开一段时间透透气。不过那是秋天时的事了,自从入冬之后,生怕齐老三受了寒气,这开开窗的事自然就不必再提。

    送完了齐老三那里,周敏才刚回来坐下,就听得院子里有人扬声问,“敏敏在不在?”

    周敏听得这声音是隔壁冬叔的声音,连忙应了,放下碗筷开门出去,“在的!这大冷天,冬叔快进屋来坐。”

    “我就不进去了,上回你要的那个椅子已经得了,你什么时候有空过去看看,要是没问题,我就抛光上漆了。”冬叔道。

    周敏却不听他拒绝,再三开口,总算把人请进了屋。

    只是一进屋,见他们还在吃饭,冬叔脸上就露出几分不好意思。

    他本来是却不过盛情才来的,现在看来倒好像是特特选了这个时候来蹭饭。果然安氏见他进门,立刻起身去了新的碗筷,盛了粥过来。

    待要推辞,邻里之间向来都是如此,见着了坐下来吃一顿饭根本算不得什么,执意拒绝反而不美。待要答应吧,明知齐老三家如今是个什么境况,倒不好蹭这一口吃的。

    周敏和安氏只能口头劝说,所以一进门她就朝石头使了个眼色,石头立刻站起来,把冬叔往桌上拖。最后冬叔却不过盛情,只好坐下来喝了半碗粥。

    吃完饭,安氏留在家里收拾,周敏和石头跟着冬叔去看椅子。

    冬叔早年时从木匠做过学徒,又自己偷师学了几手篾匠的手艺。后来成家立业,虽然还是以田地为立身之本,却也时常抽空给乡亲们做些家具物什,赚些钱粮贴补家用。周敏知道此事,便拜托冬叔帮忙打一把摇椅。

    当下到了冬叔家里,寒暄过后,周敏一进堂屋,就被摆在当中的那把椅子给吸引住了视线。这摇椅她虽然见过不少,但具体要怎么做,却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前委托的时候还是对着冬叔语焉不详的描述了大半天,对方才答应了一句“试试看”。但现在看来,冬叔的技艺果然炉火纯青,做出来的摇椅,竟跟周敏设想的差不离。

    她不由走过去,在摇椅上坐了,往后一靠,整个人便舒适的躺在了上头,轻轻摇晃起来。

    把这东西往炉火前一放,躺上去岂不是惬意得很?

    而且这摇椅还可以调整角度,跟医院的病床类似。到时候让齐老三坐起来也不成问题。总比经年在床上躺着要好过得多。须知人躺的久了,腰腹腿脚总不去用,时间长了,可就不中用了,须得时常锻炼才好。

    没错,这摇椅是周敏专门为齐老三打造的,就是为了能将他从房间里挪出来换换气,别整日闷着。而且,人既然挪出来了,那房间自然就可以好生收拾一番。——自从去年冬天齐老三病了,为免惊动病人,那房间可基本没怎么收拾多,不定藏納了多少污垢。

    只不过,要做成这件事,安氏这关却不好过。

    在她想来,一座城市应该是跟电视里演的那样,城门高大威严,楼阁连绵,富丽堂皇,街上铺着青石板,人流如织,两侧是热闹的店铺,充满着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

    然而事实上,眼前这座县城,感觉却是灰扑扑的,城门和城墙都十分矮小,只有一人多高,城里的房屋自然也不高大,大都是木屋和土屋,看起来比村子里也好不了多少。街道是筑过的土路,车马一过必定扬尘。最重要的是,城市并不是规划过的那种四四方方每一块做什么清清楚楚的模样,而是显得相当杂乱。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等见到县衙,更是大失所望。这衙门的屋子,跟周围其他建筑比起来也没什么太大差别,半分都显示不出威严。若不是门口有人把守,差点儿就混过去了。

    即便是这样的衙门,他们也走不得正门。先将牛车远远停下,然后绕到后面的角门,让人往里传话。

    想来是里头正忙,没一会儿门子回来,只让他们等着。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才总算是见着人从里头出来。

    齐老费的大儿子,学名叫做齐世云。身材颀长五官出众,穿着一身文士长衫,身上有股村里人不具备的气质。说起话来更是满面含笑,温文尔雅,令人觉得可亲。即便上门求助的是没多大关系的乡邻,他也一口答应下来。

    “我这里还有好几份文书,只怕走不开。不过今日巡街的刘班头与我关系最好,我去请托他一声便是。”齐世云离开了没多久,转回来时身后便跟了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却只是刘班头下面的一个弟兄,也是他的子侄。

    周敏见状,便开口劝齐老费留下跟齐世云说话,只请人带他们父女两个过去便是。等看完了大夫,再到衙门来寻人。

    齐老费本来就是来看儿子的,被劝了两回,也就答应了。

    有衙门里的人领着,果然医馆上下都客气得很。

    大夫诊了脉,又问了好些话,看了之前的病案和药方,这才点头道,“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拖得久了,倒有些麻烦。”

    然后又是一连串的医理,说的都是文言文,周敏听得半通不通,只好打断他的话,直接问,“大夫,可能治?”

    大夫眉头一皱,扫了他们一眼,道,“能治,但只怕你们治不起。”他也不背医书医理了,直截了当的道,“他这是久病伤了肺腑,须得用好药材养着,不能下地劳作,不能费心劳神,不能事有烦忧,如此两三年,便可无碍。”

    周敏闻言,只微微皱了皱眉,便道,“还请大夫开方子。”

    那大夫便提笔刷刷刷写了两个方子,一个是人参养肺丸,一个是灵芝养肺酒,然后递给周敏,“这人参养肺丸店中便有,也可你们拿了药材过来现场配制。灵芝酒也有药包,须得回去自己泡。”

    周敏一一看过,果然上面的药材都是调理益气的,便点头道,“有劳大夫。”然后又问,“是要吃这方子养两三年?”

    大夫没好气的道,“这倒不必,吃过了这个冬天,开春若觉得好了,便可以换方子了。”

    周敏松了一口气,当即拿了药方去抓药。当然,她要的不是人参养肺丸。倒不是信不过店家,而是这成药通常都比原料贵一些。所以周敏打算称一点人参,回去自己配。反正分量和步骤药方上写得很清楚,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四两银子都换成人参,看着也有一大包。——人参固然十分贵重,但也要看年份,看品相,看完整度。年份久的老参自然买不起,但普通人参,又不要参片,只要参须,价钱却是相当实惠,想来能顶得过这个冬天。

    至于其他药材,有一些家里有,都是秋天时上山采回来的。剩下的出门找个小药铺也就买了。

    见她那么爽快的去抓药,大夫有些意外,倒是没有说什么。

    从医馆出来,周敏抓了一把钱给那位刘兄弟,请他带路,又去别的药铺称了药,这才回转县衙。衙门里很忙,齐世云早已回去了,齐老费带来给他的那个包裹自然也已经不见。

    众人汇合,眼看天色不早,便立刻启程回去了。

    从家里来的时候还早,自然是没有吃朝食的。回去的路上遇到摊子,便买了几张烤饼,又在旁边店里要了一个咸菜切碎就着吃了,总算垫了一下肚子。

    听说药方里竟然要用人参,而周敏居然将昨天留下的钱都称了人参,打算回去自己配药,齐老费有些吃惊,旋即便拍着齐老三的肩道,“老三你是个有福气的。”

    齐老三勉强一笑,面上却不见多少喜色。不过他病体未愈,本来就被风吹得面色发白,倒也看不出来。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擦黑了。

    虽然有车坐着,但这一日的奔波,齐老三的身子便有些受不住,在炉子边烤暖和之后,便直接回房睡了。周敏勉强还有点精神,便将今日的事对安氏和石头说了一遍,又复述了大夫的话。听见还能养好,纵然需要两三年时间,两人也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几天,周敏都在家里捣鼓药材,合人参养肺丸。

    但即便是这样,她也能察觉到,村子里的人对自家的态度有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个不同便是,登门拜访的人更多了。

    不过在旁边听了几天,她也就明白了,这些人蜂拥而至,未必是好意。因为村子里不知从哪里来的传言,竟是说他们从地里挖出来的银子不止二十两,没有全都拿出来。所以这些人其实都是来探听消息的。

    上门的人打着探病的名义,多少都带了一点东西,倒也不好直接把人拒之门外。

    倒是没人来问她,大概安氏好哄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都朝着她去了。不过这件事安氏半分都不知情,自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周敏原以为时间长了,这些人也就消停了,因此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这种猜测,从齐老三决定要公开这件事时就注定了。毕竟人心自古如此,也没多少新鲜的,事先便能料到。反正没有证据,也不过说说嘴。

    却没有想到,几日之后的一天夜里,家中竟是进了贼!

    接下来的几天,周敏又上了几次山。

    也不是她喜欢上山,实在是如今这秋收时节,家里却实在没什么要忙碌的事,照看病人的事安氏一人就足够了,她总得给自己找点儿事做。何况上回发现了灵芝之后,周敏便一直指望着再找到点儿什么好东西。但连续几天,草药她倒是采了不少,好东西却是影子都没有。知道这样的情况才是正常的,周敏也就只能叹息一声了。

    这几天,周敏没怎么去看过那些猕猴桃,倒是石头一天忍不住去看几次。这日终于摸到一个变软的,于是索性一个一个翻检过,将已经变软的全都挑出来,总共有十几个,然后拿来给周敏看。

    见他满脸期待,周敏便道,“既然熟了,那就尝尝吧。”

    她说完自己拿了一个来剥皮,却见薄薄的一层皮被除去之后,里头露出来的却是一汪碧绿的果肉,看上去十分怡人。咬上一口,汁水甜蜜无比,带着猕猴桃特有的清香,让周敏忍不住回味了片刻。

    “比以前吃过的都甜。”石头也尝了一个,给出公允的评价。

    周敏不由点头,别说石头,就是她吃过不少后世各种人工栽培出来的改良品种猕猴桃,也没有一种及得上这个的。

    她本来还以为是因为纯天然无污染的野果,所以味道才那么好,但听石头这么说,显然不是这回事。而且事实上,老家在乡下的周敏很清楚,事实上大部分野味的味道远远不及人工培育出来的——要真那么好,为什么还要费时费力人工改良品种?

    野味只胜在原滋原味,事实上野生动物的肉大部分都很柴,远远不及养殖的,而野果多半个头都很小,籽或者核却很大,根本没多少果肉,味道也只是平平,甚至还有味道非常糟糕的。

    所以这些猕猴桃从个头到滋味都远胜其他,恐怕还是别的缘由。

    野生植物最有可能受到的影响自然就是环境。尤其这一架猕猴桃地区是长在那个天坑之中,与别处不同。而且那里还出了一簇珍贵的灵芝,或许水土格外的好也未可知。

    或许下次去的时候可以好好观察一番,找找缘故。

    毕竟这跟改良品种也差不多了,如果能将其中奥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后她打算做的某些事,自然会容易许多。

    同一株藤上结的果实,成熟差不多也就在前后几天。既然已经有第一批变软的,那剩下的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周敏也开始思量这些猕猴桃的出路。

    她原本就打算试着将东西带去镇上卖一下试试看,现在尝过味道,就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难题:从万山村去大石镇,要走足足两个时辰,再要背着这几十斤猕猴桃,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如果齐老三身体好,一个成年男子带着几十斤东西走两个时辰的山路倒也不算什么,但这次周敏不打算带安氏去,而她和石头是绝对拿不动这么多的。

    唯一能想的办法,也就是去蹭一下村子里的牛车驴车了。

    如今的马匹是战略物资,军中都不够用,纵然不能做骑兵的军马,也可以用作挽马运送辎重。一匹马怕不值几十两银子,等闲农家自然也是买不起的,哪怕整个万山村最富有的齐老费家也不例外。

    而耕牛就不一样了。虽然价钱也很贵,但因为是农耕必须,官府也会帮忙采购,因此万山村里,好几户人家都养着耕牛,平常不劳作的时候,也会用来拉车。此外还有比马匹便宜许多,用途却更多的驴,也有人养。

    但如今这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都不得空,周敏问了几家,都说不去。只有齐老费家时常要去镇上,这时候也不会断,但听说她要带几十斤东西,便以爱惜畜力为由拒绝了。周敏无奈之下,甚至想直接出钱租一套车,奈何自己又不会赶车。

    好在过了这么几天,小铁匠那边总算将第一口铧打出来了。周敏提着这东西去齐老费家议价时,宁肯少要几文钱,请对方将自己的猕猴桃捎上,这才总算解决此事。

    当晚周敏将猕猴桃取出来,仍旧用背篓背了。因为之前送了好几家,又留了一些在家里,倒也勉强装了一大一小两个背篓。然后才对明日的出行做出安排,“石头跟我去,娘留在家里照看爹。”

    因为解决了最大的吃饭问题,周敏再次树立起了在这个家中的权威,因此没人反对。

    第二日天没亮,周敏和石头就起床了,用井水洗漱之后,将昨晚的剩饭热了,吃完之后便背着猕猴桃赶去齐老费家。这边还在吃饭,尚未套车。两人小心的将背篓放在了牛车最中间。——这时候的牛车还是板车,没有车厢,只在四边钉上半尺长的木板,跟没有遮挡差不多。山路颠簸,稍有不慎人和货物都会颠出去。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