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87.第87章 岁月静好

87.第87章 岁月静好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农妇山泉有点田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V章购买低于50%的72小时内只能看防盗, 买够了的清缓存试试

    但不得不承认, 自己所做的事被人肯定,还是相当令人愉快的。而且,以后有齐老三这样一位神队友帮衬, 不必自己孤军奋战, 自然最好不过。

    两人擦完了银子,周敏将硫磺等收拾好,又开窗将屋里刺鼻的硫磺味散了散,重新添了火,安氏和石头才带着人回来。

    跟来的人不但有在整个万山村都德高望重的大伯公和九叔公,整个万山村最有钱的齐老费, 还有很多路上看到这一行人因而产生好奇, 遂跟着过来看热闹的。

    这一点早在周敏和齐老三的预料之中,毕竟这么大张旗鼓的去请人, 消息根本瞒不过去。所以当下见了,也不吃惊, 安排了身份高的几个人坐下,至于那些跟来的, 则或坐或站, 挤挤挨挨的塞了一屋子。

    坐下之后,众人也没有立刻就说正事, 而是寒暄了一番。齐老三不再躺在病床上, 而是可以起来活动这事, 甚至还主持起了修整屋子的消息, 村里不少人都听说过,但大部分不曾亲见。这会儿既然登了门,少不得要慰问几句。

    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一个村子里住着,一笔写不出两个齐字,齐老三家的日子过好了,对大伙儿没坏处,自然也替他高兴。就有人道,“听你家石头说,这回修正屋子,竟是从地下挖出了祖宗留下的东西?可见祖宗保佑,你这病是必好的。熬过了这一遭儿,往后的日子就好过啦!”

    齐老三闻言,才收敛了笑意,扶着椅子站起身,拍了拍放在桌上的坛子,“东西就在这里。他冬叔一家也在这里帮忙,可以做个见证。里头总共是两锭二十两银子。”

    他说着将银子从坛子里取出来,摆在桌上,又道,“我这病太久,如今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倒是为了我这身子,多少家底都赔了进去,现下一家子的嚼用都不知道去哪里寻。总算老天有眼,没把生路断绝干净。”

    “我们这一支人丁单薄,传到现在,也只有我和老四两个不肖子孙。这屋子当年分家时是分给我的,爹娘也是我养老送终。大伯,九叔,今天请诸位过来,就是想让大伙儿帮着合计一番,看看怎么给他们娘儿几个留点傍身的东西。”说到这里,他复又咳嗽起来。周敏连忙上前扶着人坐下,又给他倒了一杯水。

    这话说得敞亮,有人却着急了,齐老四当即瞪眼道,“三哥,话可不能这么说!屋子的确是分给你的,但祖宗可不是你一个人的祖宗。当初分家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房子里还藏着银子。因你是长子,又奉养爹娘,这才分给了你。”

    这一番话同样说的可圈可点,有理有据,而且他只点出实情,却并没有咄咄逼人开口要分钱,哪怕众人都知道他这一点心思,但这话就漂亮多了。围观众人之中,不乏有人微微点头,觉得他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齐老三素知这个弟弟是个不肯吃亏的精明人,既然把人叫来了,自然也就是要分他一份的意思。见他此刻还耍这样的心眼,不由心生厌恶。他抿了一口水,才慢腾腾的道,“老四,说话的确是要讲道理。当年为着这祖宅给了我,家里补贴你盖了新房不算,家具陈设全都是新打的,还多分了一亩上好的水田给你。”

    知情的老人们也频频皱眉。当年分家说是公道,齐老四却是占了不少便宜的。而且父母跟着兄长,他就真能狠下心不理会,连逢年过节的孝敬都省了。两老过世的时候,也是齐老三一家操持送葬,他半分力都没出,就过来跟着在灵前跪了几天,混个孝子名头。

    要说老人们到了这把年纪,再看不开的人也知道天命所归,多少都想过自己的身后事。若儿子也像齐老四这样,岂不令人心寒?因此对他十分瞧不上。

    这会儿大伯公就沉声道,“老四,你哥哥既然把你叫来,就不会少了你这一份。何必这么着急忙慌的?”

    见齐老四涨红了脸避开他的视线,大伯公这才转向齐老三,“老三,你心里是个什么章程,不妨说出来,我们几个老不死的替你参详一二。”

    齐老三方才低声道,“大伯,去年我听说族里祭田要卖,不知这消息是真是假?”

    “好小子,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九叔公闻言,不由一拍桌子,“既然这消息你都打听到了,祭田匀出一两亩来给你,也不是不行。”

    宗族制的时代,祭祀是一年到头最紧要的大事。为免子孙不肖,无力祭祀祖先,齐氏先祖从搬迁过来,立了祠堂的那一天开始,就设立了祭田。最初时不过专门划出来的两亩田,后来子孙出息之后各有捐赠,积少成多,如今竟也有十亩水田,五十亩旱地。

    这些地平常是各家出人耕种,收成由几位族老共同掌管,除了祭祀所需之外,便用以赠济孤老,修桥铺路等事宜。除此之外,每年春节大祭之后,还会置办一场宴席,阖族都能来饱餐一顿。

    但毕竟没有专门的人照管,随着祭田增多,经营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因此之前几位族老商量,预备将祭田卖出一部分,换得的银钱,正好用来将祠堂大修一次。

    只不过万山村住着的就那么些人,之前齐老三病了之后,又将家里的田地尽数卖了,这祭田一时半会儿就没找到下家。

    现下齐老三这个提议,倒也算是一举两得,因此九叔公才会这样说。

    大伯公也点头道,“既然是你要,价钱上也可以再商量……”

    “大伯,九叔,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齐老三放下手里的水杯,面色诚恳的看向二人,“这些东西既然是祖宗留下,如今起出来了,少不得也该告慰一番祖先。只是如今有心无力,别的做不到,便也只能借花献佛了。我近来只觉得身子松快许多,预备再请个好大夫来瞧瞧,就留下五两银子看病,分给老四五两。剩下十两银子,想向族中买两亩水田。”

    此言一出,立刻惹来一阵哗然。承平年代,地价自然稍贵一些,但即便是在地少又丰饶的江南一带,五两银子也能买一亩水田了。万山村这里,能卖出三两银子便算高价。当初齐老三卖地的时候,那可是二两银子一亩,还搭着沙地才出手的。他出这个价,等于是白送了族里四两银子。

    在座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除了齐老费之外,没有哪一家一年的出息能有四两银子的。齐老三家里这样的情形,还能有这样的气魄,自然令人惊奇。

    周敏却是终于明白齐老三的意思了。光是请来德高望重的长辈还不够,还得分一份出去。这是给族里的,而祠堂和祖宗是大家的,等于是姓齐的人人有份。这样一来,也就没几个人会在意他好运气发了这一注财了。

    唯一一个心情复杂的是齐老四,他这个正经的弟弟也才分了五两,族里就能白得四两,又怎么可能甘心?

    但精明的人也最会看风色,齐老三摆出要分润大家的意思,村里人人都只能敬服,他若再强求,那就要被人指指点点了。

    见他说着就要动身的模样,周敏忙又把人叫住,“五哥且等等,咱们还是先把这价钱说好了,免得以后又扯皮。”

    这下小铁匠脸上才露出了几分货真价实的警察。周敏毕竟年纪小,他再想不到她还能思虑得如此周全。但他做生意不说有多实诚,但也没怎么坑过人。闻言便道,“我也不与你说那虚的,想来你们家如今恐怕也没现钱,打出来的东西,我要三分之一做辛苦钱,如何?”

    周敏低头思量,这会儿打铁的手艺难得,十里八乡也只有这么一个铁匠,他就是要价贵些也寻常。自己虽然出了材料,但如果没有人这份手艺,铁锅也只能白放着。想到此处,她便咬牙应道,“就依五哥说的。”

    见她答应了,小铁匠脸上的笑意更浓,当下带着人去齐老三家将铁锅搬了回来。

    这个时间,村子里的人都已经下地了,只剩些老幼在家中,但这件事还是引起轰动,一时不少人跟过来围观,听说是将这铁锅融了打别的东西,村中积年的老人们不免纷纷叹息。

    但齐家是什么情形,大家多少也有数,连田地都变卖了,这些东西也不过是早晚的事,并不出奇。因此感叹两句也就罢了。

    十八印的大铁锅摆在院子里,竟也占去不小地方。小铁匠手里握着竹片,一边刮锅底的灰,一边问周敏,“这些铁也够好几样东西了,你想打点儿什么?”

    周敏只略略踟蹰,便道,“不怕五哥笑话,我们家如今这样,这些东西估计也留不住,只有换出去。给我爹抓了药,剩下的换些米粮,好歹撑到明年春天。这该打什么,我心里也没有主意,五哥是吃这碗饭的,还要请教你呢!”

    “你要是信得过我,就打一口铧,再打几把镰刀。村东头齐老费家的铧口该换了,他家里宽绰,估计舍得出现钱,你爹的药钱也就有着落了。这镰刀,留着换给后头大台村或者九洞村那些山民,换粮食皮子山货肉干都成。剩下的我再看着打点儿什么吧。”小铁匠略一沉吟,便道。

    周敏闻言大喜,连连道谢。她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对这些关窍并不了解,如果不是小铁匠指点,她估计只能拿到镇上去碰运气。

    果然,三分之一的价钱是值得的。

    定下此事之后,周敏才算是放下了一段心事。毕竟以齐家目前的境况,可谓是家徒四壁,她就是有心想要改善,却也苦于没有本钱。她和石头两个人上山时不敢深入,往往只在走熟了的外围转一转,能找到的东西实在有限。现在已经是秋日,接下来一整个冬天的口粮就成问题了。

    现在,安氏差点儿被人把石锅骗走,倒是误打误撞,启发了周敏的思路,这才算是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所以从小铁匠家出来,她脸上总算露出几分轻松之色,招呼石头,“走,上山!”

    石头默默的跟上。

    然而两人还没走出村子,就被拦住了。

    来人周敏不认识,但对方一开口,就被她猜到了身份,不是想花十几个铜钱就从安氏手里把十八印大铁锅骗过去的阿水叔又是哪个?

    却见他沉着脸,拦在姐弟两人面前,“敏敏,我听说你让小铁匠把你家那口铁锅抗走了?那可是你娘许了给我的,我钱已付了,你们家可不能不认账!”

    周敏的脸也立刻沉了下来,冷冷的盯着他,“阿水叔要是诚心做生意,那铁锅我们也不是不能卖,你拿着十几个铜子就像换我家的大铁锅,不就是欺我娘软弱?”她说着转头四顾,将已经有不少乡亲围上来看热闹,便扬声道,“今日我就在这里撂下话来,今后这家里当家的人是我,别人说了都不算!”

    她说着取出刚才安氏交给她的布包,打开递给对面的人,“阿水叔你数数看,没少你一个子儿!”

    齐阿水却是看都不看那她手里的东西,嗤笑一声,“你说以后你当家?”

    “正是。”周敏抬了抬下巴。

    齐阿水笑得更厉害了。周敏不由微微皱眉,知道这里头恐怕还有别的缘故,但也不方便问,便只冷着脸道,“阿水叔你若不信,就去问我爹娘,看他们认是不认!”

    听到这句话,齐阿水的面色才微微变化。虽然周敏的身份不同,但眼下齐老三家这日子,还真只有靠她撑起来,少不得只能倚重。

    这么一想,他不由眉头皱起,“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也就只找你理论。说一千道一万,你娘先收了我的钱,许了把那铁锅给我,是也不是?”

    周敏抿了抿唇,咬牙道,“是。”

    哪怕知道对方要借机生事,但这一点,她是不能否认的。她既然接收了这个家,安氏再麻烦,也不能撇开,只好先收拾这个烂摊子。

    这不是周敏圣母,也不是什么偿还原身因果,只是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考虑:她既然穿越过来了,少不得要在这个世界过日子,有个“家”,有个身份,哪怕情况再糟糕,也远比孤身一人要好。

    别看齐老三现在病得下不来床,但安氏还真没说错,他才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因为他还活着,所以就算情况再糟糕,别人也不敢过分欺压。毕竟万山村里姓齐的多,深论起来彼此有亲,多少要照拂几分。眼前这个齐阿水想要铁锅,都得设法哄骗了安氏。齐老三要是没了,石头一个小孩子顶不了事,孤儿寡母的麻烦便会纷至沓来。若撇开齐家,只是周敏独自一人想要立身,那是作梦!

    除非她能立刻找一户人家嫁过去,否则一个姑娘家,在这个时代,尤其还是在村子里,要想像现代那样独立自强一个人生活下去,半分可能都没有。至于去城里立足,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周敏从不小看社会的黑暗。

    所以眼下的齐家,跟她不过是相互需要。

    ——说实话,齐家如今这困境,对周敏来说,还真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恰恰相反,如果不是这样一个齐家,换做任何一户经济状况良好,上头的长辈身体健康、人品靠谱的人家,又怎么可能任由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折腾?

    所以人贵知足,周敏既然变相的得了好处,自然也不能随手就把人丢开。

    齐阿水听得她答应,立刻得意起来,“既然你自己也认了,这先来后到的道理,不必我再多说吧?收了我的钱,却转头把东西又高价卖了别家,这世上再没有这样的道理!”

    不过他虽然嚷得欢,但周敏注意到,周围围观的村民们,眉眼间露出来的神色分明是嫌恶。显然人人都知道齐阿水这趁火打劫的心思,而且暗暗不耻。不过周敏知道,这种事往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人不会多事。但如果她能站出来反对,很容易就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反正不要钱不要米,只要他们说一句公道话而已。

    所以她不慌不忙的道,“阿水叔你这话固然不错,但也得分情况。我娘的性子人人都知道,是最老实不过,村里村外闹了多少笑话?所以家里的事,爹一贯都是不要她过问的。一个村子里住着,阿水叔莫说你不知道?既然知道我娘做不得主,却偏去问她买东西,我就要问一声你是何居心了!”

    她说着往周围一看,“乡亲们评评理,纵然你不知道如今是我当家,我爹且还没死呢!难道就不能去找他老人家说?”

    果然她强硬起来,周围的人便也你一句我一句的开了口。

    “阿水,你这事做得不地道。”

    “就是,齐老三家已经够难了,这时候做这种事,不是趁火打劫是什么?”

    “一个村子里住着,就是不帮衬,也不能落井下石。”

    “安氏那个性子,家里的事几时做过主?她答应的事自然是不算的……”

    周围都是指斥自己的声音,齐阿水的脸色自然越来越难看,周敏见状,便也见好就收,团团一拜,道,“多谢父老乡亲主持公道。不过此事说起来是我的疏忽,又是我娘亲口应承的,因此我情愿将阿水叔给的钱偿还之外,另外补贴你一把镰刀,就把此事接过去,阿水叔意下如何?”

    她看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这条路她走过好几次,就是通往那个长着猕猴桃和灵芝的天坑的那一条小路!

    只不过她上次走的时候,道路两边的植被还非常茂密,这会儿却都已经凋零了,还有一部分甚至没火燎过,难以认出来。

    而认出来是这条路之后,周敏不由惊骇的转头看去,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那个天坑就在被火烧的那一片地方。

    这个发现让周敏又是震惊,又是担忧,还生出了几分蠢蠢欲动。

    她不懂什么环境和地质,但那里既然能长出那么特殊的猕猴桃,连灵芝都有,足见环境独特。周敏看上去不重视,其实却是将之当成了自己的“秘密基地”。反正看样子平常根本没人会去那个天坑,只要任由它存在,岂不是每年都能从中得到一些东西?

    但如果那天坑也被这一场大火焚毁,可就太冤枉太可惜了!

    所以周敏甚至有一股跑回去查看一下的冲动。好在她也知道这种表现太反常,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看了一会儿,就将头转回来了。

    反正没人发现,过两天再去看就是。

    根据周敏的猜测,既然那一片被烧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肯定会有不少人去那里将已经烧死的树木坎回家做柴火,她也可以借此作为掩饰。

    就这么满怀心事的回到家里,周敏才发现自己的猜测没有错,齐老三和安氏根本没回去睡觉,而是将炉火烧起来了。就连石头也爬起来,三人正守着炉子说话。

    见她回来,俱是松了一口气,等得知居然又是齐阿水在弄鬼,就连齐老三这样好脾气的,也忍不住道,“居心叵测,村子里断容不得他!”

    “九叔公也是这么说,不过还得几位族老一起商量才能决定。”周敏道。

    齐老三当机立断起身道,“我过去看看。”

    这件事多少跟他们家有关系,齐老三此刻带病前往,也是一种态度。天已经亮了,不像半夜那么冷,周敏犹豫了一下,便道,“石头陪着爹去吧。”

    等两人走了,见安氏皱着眉,显然是忧心忡忡,周敏便用别的事来引她分心,“娘,马上就是腊月了,咱们家是不是也该开始预备过年的东西?”

    “有什么好预备的?横竖就是这么些东西,到时候收拾出来就是了。”安氏的心思不在这上面,随口道。

    周敏摇头笑道,“话不能这么说,今年咱们家的情况的确艰难些,但不管怎么说,总归是熬过来了,年底辞旧迎新,怎么能半点都不准备?不说别的,祭祀天地祖宗,求他们保佑爹快些好起来,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总是少不了的。”

    其实齐家的情况虽然差,但在周敏看来,即便是自己刚刚穿来的时候,也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毕竟虽然没有家产,但也没有负债不是?有手有脚,只要心在这上面,积极面对,日子总不会太坏。

    而过年过节用心准备,也只是一种摆正态度的方式。

    其实安氏也只是一说,听周敏说得有理有据,便道,“也不知你哪来的这么多道理。既是这样,那就准备着。”

    不过他们家现在却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只能四处筹借了。安氏在门口听了听,确定冬叔家已经起来了,这才带着周敏去借一升黄豆。

    冬婶一听便笑道,“这是要做豆豉?”

    见安氏点头,又道,“我也正要做,不如就放在一起,还省了柴火和折腾的功夫,如何?”

    安氏本来就是来借黄豆的,自无不可。当下两人就用筛子倒了黄豆出来挑拣,将残存的豆壳杂质以及坏掉的豆子选出来,以免影响豆豉口味。

    这是个费眼睛的大工夫,总要弄上一早上。周敏本来打算一起帮忙,冬婶却道,“敏敏你别弄这个了,你腿脚好,带着慧慧上山去割点豆豉草回来,到时候要用。”

    所谓豆豉草,是一种蕨类植物,彻底长开之后,分叉的地方有伊利明显的虬结,看上去就像一粒豆豉,因而得名。做豆豉时,便要将黄豆蒸熟,倒在豆豉草之中包裹密封,使其发酵。用了这种草,豆豉不但不易变质,香气也与寻常做法不同。

    万山村的地理位置偏南方,冬季山上的草木也不是全都凋零,比如这豆豉草,就长势正好,正合做豆豉之用,万山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用到。

    周敏听说能上山,自然忙不迭的应下了。

    她正发愁该找什么理由上山,这不是现成的送来了?两个小姑娘去割豆豉草,自然也不可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入冬之后天冷,冬婶不怎么愿意让齐慧出门去玩,因此这会儿听说要上山,自然也是满心兴奋。小孩子贪玩,哪怕是齐慧这种文静乖巧的小姑娘也不例外。

    周敏背着背篓,带着镰刀,牵着齐慧的手出了门。

    反正齐慧年纪小,周敏也不用担心她会泄密,所以直接带着人去了火烧山的地方。齐慧昨晚被闹起来,本来就颇为好奇,也没有反对。

    周敏拉着她在烧得发黑的废墟之中艰难行走,见到那种长得粗大,所以没有完全被烧毁的木柴,还会掰下来堆在一处,回头找跟藤蔓捆了,带回家也能做柴火。不过她也只能选本来就枯死的那些,生柴就算烧过也必须用柴刀来砍。

    不久之后,两人便来到了天坑附近。

    那一架猕猴桃已经全都被烧死了,它的攀爬能力非常强,本来就织成密密的一片,几乎将大半天坑遮住,这一烧,自然也将天坑烧得乱七八糟。

    周敏让齐慧在一旁等着,自己放下背篓,小心的下到天坑里检查了一番,确定猕猴桃是真的被烧死了,不由十分失望。她又沿着记忆找了找长着灵芝的地方,但一片焦黑之中,什么都没找到。

    好好一个风水宝地,居然就这么被毁了。

    嗯?

    转身时周敏听见了一点清薇的水声,忽然想起来那道山泉。

    因为山里这种地表水其实并不少,而且这一股山泉也太小了,所以当时周敏没有在意,但这会儿,她顺着声音走到墙边,将最上面烧断的枯枝拨开,一抹嫩绿便闯入了眼底。

    然而事实上,眼前这座县城,感觉却是灰扑扑的,城门和城墙都十分矮小,只有一人多高,城里的房屋自然也不高大,大都是木屋和土屋,看起来比村子里也好不了多少。街道是筑过的土路,车马一过必定扬尘。最重要的是,城市并不是规划过的那种四四方方每一块做什么清清楚楚的模样,而是显得相当杂乱。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等见到县衙,更是大失所望。这衙门的屋子,跟周围其他建筑比起来也没什么太大差别,半分都显示不出威严。若不是门口有人把守,差点儿就混过去了。

    即便是这样的衙门,他们也走不得正门。先将牛车远远停下,然后绕到后面的角门,让人往里传话。

    想来是里头正忙,没一会儿门子回来,只让他们等着。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才总算是见着人从里头出来。

    齐老费的大儿子,学名叫做齐世云。身材颀长五官出众,穿着一身文士长衫,身上有股村里人不具备的气质。说起话来更是满面含笑,温文尔雅,令人觉得可亲。即便上门求助的是没多大关系的乡邻,他也一口答应下来。

    “我这里还有好几份文书,只怕走不开。不过今日巡街的刘班头与我关系最好,我去请托他一声便是。”齐世云离开了没多久,转回来时身后便跟了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却只是刘班头下面的一个弟兄,也是他的子侄。

    周敏见状,便开口劝齐老费留下跟齐世云说话,只请人带他们父女两个过去便是。等看完了大夫,再到衙门来寻人。

    齐老费本来就是来看儿子的,被劝了两回,也就答应了。

    有衙门里的人领着,果然医馆上下都客气得很。

    大夫诊了脉,又问了好些话,看了之前的病案和药方,这才点头道,“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拖得久了,倒有些麻烦。”

    然后又是一连串的医理,说的都是文言文,周敏听得半通不通,只好打断他的话,直接问,“大夫,可能治?”

    大夫眉头一皱,扫了他们一眼,道,“能治,但只怕你们治不起。”他也不背医书医理了,直截了当的道,“他这是久病伤了肺腑,须得用好药材养着,不能下地劳作,不能费心劳神,不能事有烦忧,如此两三年,便可无碍。”

    周敏闻言,只微微皱了皱眉,便道,“还请大夫开方子。”

    那大夫便提笔刷刷刷写了两个方子,一个是人参养肺丸,一个是灵芝养肺酒,然后递给周敏,“这人参养肺丸店中便有,也可你们拿了药材过来现场配制。灵芝酒也有药包,须得回去自己泡。”

    周敏一一看过,果然上面的药材都是调理益气的,便点头道,“有劳大夫。”然后又问,“是要吃这方子养两三年?”

    大夫没好气的道,“这倒不必,吃过了这个冬天,开春若觉得好了,便可以换方子了。”

    周敏松了一口气,当即拿了药方去抓药。当然,她要的不是人参养肺丸。倒不是信不过店家,而是这成药通常都比原料贵一些。所以周敏打算称一点人参,回去自己配。反正分量和步骤药方上写得很清楚,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四两银子都换成人参,看着也有一大包。——人参固然十分贵重,但也要看年份,看品相,看完整度。年份久的老参自然买不起,但普通人参,又不要参片,只要参须,价钱却是相当实惠,想来能顶得过这个冬天。

    至于其他药材,有一些家里有,都是秋天时上山采回来的。剩下的出门找个小药铺也就买了。

    见她那么爽快的去抓药,大夫有些意外,倒是没有说什么。

    从医馆出来,周敏抓了一把钱给那位刘兄弟,请他带路,又去别的药铺称了药,这才回转县衙。衙门里很忙,齐世云早已回去了,齐老费带来给他的那个包裹自然也已经不见。

    众人汇合,眼看天色不早,便立刻启程回去了。

    从家里来的时候还早,自然是没有吃朝食的。回去的路上遇到摊子,便买了几张烤饼,又在旁边店里要了一个咸菜切碎就着吃了,总算垫了一下肚子。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