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 第51节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什么是小乘佛教

    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的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对于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现行佛教史著作中沿用的“小乘佛教”则并没有褒贬之意。

    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修行成为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

    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法有我无”,即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我国,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翻译了大量的小乘经典,支则翻译了大量的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虽也出现过一些小乘佛教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提供参考而已。

    小知识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指“基础佛教”,又称“初期佛教”,系指释迦牟尼在世时到佛入灭后100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至于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后续的大乘佛教、秘密大乘佛教(或称金刚乘、密续乘),则属于“发展的佛教”。

    最早使用这个分类法的是日本的佛教学者。目前较被广为接受的说法,则是印顺法师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提出的定义:“我以为,佛陀时代,四五(或说四九)年的教化活动,是‘根本佛教’,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大众部与上座部分立以后,是‘部派佛教’。佛灭后,到还没有部派对立的那个时期,是一味的‘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的教理包括四圣谛、空三昧、十二因缘、五蕴、六入处、八正道等。后来,则汇集为由经藏(各种经文)、律藏(讲佛戒)、论藏(明示教法)组成的“三藏”。

    看最新章节

    舍利子是什么东西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万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语位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据观察,舍利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物质组成结构不详。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完全不同。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的呈莲花形,有的呈佛或菩萨状。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其他颜色;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经书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槃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