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 第52节
顶点小说网 www.23wx.pe,最快更新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舍利子是什么东西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万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语位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据观察,舍利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物质组成结构不详。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完全不同。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的呈莲花形,有的呈佛或菩萨状。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其他颜色;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经书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槃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六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

    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利子呢?一些学者认为,舍利子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类似胆结石、肾结石之类。这种解释也难自圆其说,不少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无一例有舍利子存在,况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

    舍利现象本十分罕见。但近年来,舍利现象屡有出现,成为当代佛教界的奇闻。

    看最新章节

    工夫茶是什么茶

    所谓工夫茶,并非是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比如潮汕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沏泡的学问和品饮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是对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小知识

    工夫茶十一程式

    中国工夫茶操作规程有十一程式,合称为工夫茶十一程式:

    (1)嗅茶:主人取来上好的茶叶,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依次传递欣赏嗅品一番。

    (2)温壶:未放置茶叶前,先将开水冲入空壶,谓之“温壶”。温壶之水倒入茶船(茶盘)中。

    (3)装茶: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气、杂味混入。通常将茶叶装至茶壶的2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